刘曦林: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
2013-09-21 16:1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杨洋 浏览次数:6580
9月20日下午,“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在番禺区长堤文化园举办专家授课第一讲,特邀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担任主讲,题目为《谈青年艺术家的成长》。
刘曦林以修养、内美、技巧为主线,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向青苗画家讲述了艺术家的成功要素以及如何修炼内在美,并介绍了绘画构思与想象力之间的关系。在谈到年轻艺术家如何提升内在修养时,刘曦林表示,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胸襟和修养是很重要的。古人说“从来大境界,非大胸襟不易领略”。所以,不管写诗也好,画画也好,修养和胸襟都要很高。不要钻到钱眼里,不要被自己一种肌理的发现而陶醉。看人生,要有大悲悯,看自然,要有天人感应的大怀抱。
刘曦林说,要成为艺术家,有三个因素很重要,即才情、功夫、学养。就画家而言,才情很大程度表现在对于形象、笔墨和色彩的敏感性上,一部分才情是天生的,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学养和功夫则是要靠我们后天的努力获得的,因此提高修养和才情需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谈及心与画的关系时,刘曦林说,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画更为心画。“心画”就是用心来画画,可见画应该是从我们内心发出来的一种艺术语言。从物到心,再到声音,或者到画面的关系,也是由客观到主观关系,最终是因为我们的心受到了感动,感于物而动于中,再形于外,这是一个由外物到内心,最后变成艺术语言的过程。
刘曦林说,在绘画中,讲一个“人”字,把物当人来画,当你把自然事物当成人来看待,和它们产生感应时,你会觉得万物皆备于我,万物是为我准备的。如果我是一个画家,世界就是为画画的人准备的。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人也有自然崇拜的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是我们山水画、花鸟画家牵动情思的一个重要入口和契机,这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于内美与外美,刘曦林说,画作安安静静挂在那里,需要领略它背后深层的内涵和意蕴。内美有事物的内美和艺术的内美,内美也可以说成味道。外美即形式美,形式美有相对独立性,但它对内美有反作用,以其笔墨、色调深化内美。
刘曦林在谈及构思与想象时说,构思是对某一主题构思的技巧,涉及内美、契机、结构、语言,是一种“迁想妙得”的艺术想象。历史画,或现实主义人物画,大多可称主题性绘画。同一主题,有正面表现、侧面表现(或间接表现),有叙事性、情节性表现,也有象征性表现,有写实表现,也有超现实表现。
此次授课由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主办,授课前,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分别致辞。
杨晓阳院长在课前致辞时,与青苗画家分享了美术的“五种境界”,即“形”、“神”、“道”、“教”、“无”。他解释说,一切意义、精神、内涵都要通过“形”来传达,无论第一步还是到最后都必须落在“形”上,所以第一种境界是“形”,即形神兼备,形具而神生;关于“神”,即形具神生,以形写神;关于“道”,即通过事物表象,来探索事物本质,这个“本质”即为“道”;关于“教”,就是形成一种学说,又把学说推广出去;关于“无”,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无相生,生生不息,不断深化、不断超越对事物的认识。
方土院长认为,杨晓阳院长总结出来的“五种境界”,对艺术创作很有意义,希望青苗画家认真领悟。他并表示,刘曦林老师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造诣深厚,他的讲授题目也很贴近青苗画家的需要,希望大家认真听课,也希望通过刘曦林老师的开班第一讲,开个好头,为以后邀请名家名师前来为青苗画家讲课打好基础。
318艺术网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一百多年前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七十多年前杜尚曾说,艺术已经结束;三十年前中国理论家李小山曾说…
-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
漫画作品被选作高考试题,这自然是一件新闻(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新闻),但这新闻和我有关联…
-
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清正的态度,创作出几千幅针砭时弊…
-
清华美院教授马泉做客四方沙龙,讲述“叠加态”的叙事生成
-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实油画画照片、抄照片甚至运用喷绘成为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当这些油画摄…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附带着社会责任及义务的社会参与型实践,在城市发展、再生中逐渐发挥重要的…
-
四方沙龙讲座“音乐被技术改变了多少”
-
西方鉴藏里的中日绘画,何以无意中成为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
-
中央美学院费俊教授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身体与媒体——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
我把古画放大了10倍,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