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观点
【讲座回顾】陈湘波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之美

【讲座回顾】陈湘波 :在生活中感受艺术之美

2020-03-09 13:08      来源: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5405

3月8日下午,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云上”与大家分享了讲座在生活中感受艺术之美》。最多时有近8000网友同时在线收看。不少网友留言认为,宅在家里的日子,能够通过网络观看艺术大咖的讲座,受益匪浅。



陈湘波馆长首先介绍了艺术的基本功能——艺术是生命和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艺术能引导人们欣赏美,提升人的情思与意趣;艺术能培养人们的审美眼光,使人们以积极方式认识自身与世界;艺术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独立思维”,提高人们对文化多样选择的尊重与理解。 人类心智能力分为理性、感性两大类:理性代表的科学让人们认识世界,感性代表的艺术让人们感受世界。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人类文明的鸟之两翼。忽视任何一个翅膀,人生都将是不健全的。 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对艺术的需求,对审美的体验、对感性智慧的理解,也成为我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方式之一。 

由此,陈湘波馆长引出了演讲的主题《在生活中感受艺术之美》。



艺术通过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连接,实现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和提升,使人们认识自我、溶入自然,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中国人从来就是把艺术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讲究以人为本的非物质的超脱态度。在中国人看来,艺术也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中国人不仅讲“天人合一”,也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在根本上,道德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是完全融通、合二为一的。总之,中国文化渗透了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情怀




然后,陈湘波馆长转向讲座的第二个部分,如何培养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艺术欣赏能力和教育学习密切相关。艺术欣赏是人的本能需要,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特殊现象,一方面它植根于人类社会本然的自然性当中,另一方面也是教育的结果。 

艺术教育不仅来自被动的学校教育,也是每个人终身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人们通过教育和学习了解并掌握基本艺术规律和常识;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独立思考,建立具有个性的审美趣味和体系。 接着,陈湘波馆长带领大家剖析了“美”和“漂亮”的不同。生活中的“漂亮”与艺术中的“美”并不是一回事。艺术中的美可以包含崇高、萧瑟……甚至生活中不漂亮的事物。生活中的“漂亮”是浅显的,而艺术中的“美”在于揭示生活的内在和本质。


 



随后,陈湘波馆长用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告诉大家,“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即便是现代的工业产品,最终能够征服世界,不只是因为产品的功能,更包含了人们人性化的审美需求。 在演讲的最后一部分,陈湘波馆长分享了几个艺术收藏的小故事,并与网络观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观众诸如艺术标准与审美标准的问题,以及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品等问题。 在讲座的最后,陈湘波馆长总结道:在未来,审美能力可能将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没有欣赏美的能力,生活里就只剩下最粗糙、最无趣的一面。懂得审美,才能生活得更加诗意、更有仪式感,更能从平凡生活中发现和体验美好。



陈湘波,1986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4年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学位,1994年6月到深圳参与关山月美术馆筹建,1997年6月关山月美术馆开馆后入馆就职,2006年被聘为馆艺术总监,2008年3月起担任馆长到今。2011年,带领全馆通过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委员会的评审,关山月美术馆被文化部授予首批九家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2012年主编的《关山月全集》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5年又获国家出版最高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奖”。2012年以来,主持策划的美术展览和活动共获国家文化部“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和“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共12项。获评《中国书画报》“2018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2019年获评《美术报》“百花大奖”,为深圳的文化事业发展争得了荣誉。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征稿】“美好生活——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上一篇] ​【征稿】“中国加油·致敬英雄”全国三八妇女节书画作品专题特展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