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观点
陈湘波:谈工笔画

陈湘波:谈工笔画

2016-09-05 17:55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71186

中国的绘画从来不以写实为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这是由中国文化的特性与中国人的审美决定的。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特点,是中国艺术的艺术方法和民族特色,工笔画亦不例外。

《荷·映日》 69cmX69cm 纸本设色 2012年

工笔画和写意画作为两种不同的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却同样是以追求对“意”的表现为目的的,是殊途同归的两种艺术样式。工笔画一方面以“应物象形”为手段,因为它有写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因素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写实,因为工笔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在真实物象上是找不到的,它们只是用来反映我们对事物视觉感受的虚拟性的艺术语言。如此,工笔画就具有了写实与非写实的双重矛盾,然而,在这对矛盾中,工笔画的形式特点恰恰又是集中体现在非写实,即艺术语言的虚拟性上的。

《梅花得意占群芳》33cm×33cm 纸本设色 2013年

严格来说,工笔画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逼肖对象,其所谓的写实,只是相对于写意而言的,它也不必像西洋画那样对物象进行逼真的描绘。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工笔画的这种艺术语言的虚拟性所日益显示出来的兼容性和可塑性,以及它对民间艺术、宗教艺术、传统艺术、西方艺术的吸收,为其向现代形式的衍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瓶花·清雅》 82cm×63cm 纸本设色 1994年

任何画种都有它的独到性和局限性,工笔画也不例外,因此必须善于扬长避短,挖掘工笔画特有的功能,使其尽可能地体现工笔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完善的艺术语言与丰富的物象描述完美的结合,去体现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如此,方有可能造就现代工笔画的语境和精神。

《爱莲说·二》78cm×68cm  绢本设色 2015年

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共性的,如“求大同,存小异”,对待“异”的态度往往倾向于“平常心是道”,如果将之引申至绘画上,就要求画家尊重共有的客观规律和艺术规律,因为“大同”是一个包容万千、博大宽广的艺术境界,而平常心则是一颗“大”心,在绘画上,就是要我们追求一种“大”风格,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个性。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赵声良:一花一世界--读陈湘波的工笔画
[上一篇] 范迪安:陈湘波带来一方明朗清新的世界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