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钧:吐纳英华 莫非情性
策展人朱小钧作序
2016-09-05 16:4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6816
朱小钧/文
“吐纳英华”出自《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体性》,作者刘勰试图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作品的风格特色。
英华,是花木之美。作为工笔画家,陈湘波笔下的花鸟草木,日月芳华,无不有其秀雅或挺拔的姿态;英华,是作者内心的珠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陈湘波创作的追求,其实所有的创作结果,都是作者内心性情的流露。“吐纳英华”,是生命对于自然的礼赞和热爱,是陈湘波创作的内涵与意义的延伸。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礼记·大学》,这是每个人追求的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的终极目标,而这终极追求的肇始,源自于格物、诚意、正心。按照这三者层层递进的关系,我们将展览分成逐次推进的三个部分。
一 格物
“致知在格物,物格后至知”。
格物致知,其实是推究万事万物的本源。陈湘波的“格物”途径有多种,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都要去“格”,“物”的理,能够被知道的很多,能够被穷尽的很少。由“格物”到“致知”,陈湘波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张纸,一支笔,这是一个从默默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重重而入,层层递进,也正是这些由表及里的认识和创作实践,使得他能够深入堂奥,获得对“理”的深刻体认。
二 诚意
“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
诚恳的心意,就是使作者的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工笔其实是一种最考验作者“诚意”的一个画种,在绢本上的三矾九染,每一次,都不可懈怠,否则,稍有不慎,则前功尽弃。陈湘波从传统出发,他尝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个人的推进和创新,而所有的创新,都发自于作者内心的真实,这些在前人基础上的谨慎开拓,每一次落笔,我们都看得到陈湘波的意念真诚。
三 正心
“心正而后身修。”
正心,就是使自己的知、情、意与外界融合。这种相容,能够抵抗“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陈湘波的创作,将“工笔”与“写意”两种技法融会贯通,在“花”与“鸟”之间,在“我”与“物”之间,他找到了一种自然相融的方法。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种心气,也和《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的感应相符。
318艺术网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一百多年前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七十多年前杜尚曾说,艺术已经结束;三十年前中国理论家李小山曾说…
-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
漫画作品被选作高考试题,这自然是一件新闻(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新闻),但这新闻和我有关联…
-
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清正的态度,创作出几千幅针砭时弊…
-
清华美院教授马泉做客四方沙龙,讲述“叠加态”的叙事生成
-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实油画画照片、抄照片甚至运用喷绘成为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当这些油画摄…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附带着社会责任及义务的社会参与型实践,在城市发展、再生中逐渐发挥重要的…
-
四方沙龙讲座“音乐被技术改变了多少”
-
西方鉴藏里的中日绘画,何以无意中成为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
-
中央美学院费俊教授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身体与媒体——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
我把古画放大了10倍,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