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当下生活——解读龙虎的水彩创作
2014-06-23 17:06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13060
文/鲁虹
2001年,当我着手主编六卷本的画册《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时,①起先并没有将水彩画作为一个分册来考虑,因为,我一直感到,这20年来的水彩画创作完全与当代艺术无关,尽是一些具有小清新与流行审美特点的静物画、风景画或风情画。而且,水彩画界虽然不断地在举办一些展览,但给人的印象,其是一个相当封闭与保守的学术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自得其乐,并不太在乎外界所发生的变化。后因出版社方面的执意坚持,我不得不做了妥协。尽管如此,我对当下中国水彩画创作的印象一点没有改变。事实上,无论是在我所策划的艺术展览中,还是在我所撰写的著作与文章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当下的水彩创作。
不过,时间到了2012年,我的这一看法却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大约是5月的一天,我到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活动,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水彩画展,这让我甚为震动,经打听才知道是广州美院教授龙虎画的,展览则由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所策划。与我过去看过的许多水彩画不同,画家龙虎把他的笔触直接对准了当下人的生存状态。既很有新意、也很深刻。我当即打电话问杨小彦,为何到深圳策划了如此好的展览不通知我一声,杨小彦的回答令我完全无语,他说:“知道你从来不关注水彩画,所以也就没有通知你。如果你很喜欢龙虎的画,我马上让他送些资料给你,希望你以后能多多关注他”。杨小彦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有着异常敏锐的学术眼光。我对他的话是很认真的。数年前,他让我关注水墨先锋黄一翰,现在又让关注水彩先锋龙虎,我都采纳了他的建议。久而久之,我与龙虎也成了朋友。近日,由于要为龙虎的作品撰文,我再次阅读了杨小彦的文章《喧嚣的结构——龙虎水彩造型背后的调侃与跃动》,②结果深受启发。在这篇有着深厚学术功力的文章中,杨小彦运用探索艺术谱系的方法,既详尽分析了著名艺术家王肇民教授对龙虎的深刻影响,又谈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应该说,杨小彦谈到的以下两点特别重要:第一,王肇民的水彩表现方法长期徘徊在突出水性特点或以晕化色染为主的英国表现方法之外,显得很另类。可正是对皴擦重叠与急促干涩笔法的运用才使得他另辟蹊径,风格独标;第二,受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启示,王肇民教授素来强调“形是一切、一切是形”的观点,进而开创了具有他个人特点的岩石般造型法。在很大程度上,这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又成就了王肇民。我完全同意杨小彦的看法,即龙虎对以上两点是有所继承与发展的,但与王肇民更强调在纯艺术的范畴内进行长期探索有区别,龙虎常常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从社会与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与表现他的朋友们——基本是中年知识分子在当下的业余生活。这也使他把人物作为了一种思考与表现现实生活的有力手段,并由此来思考消费时代给人们生活与心态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就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当年撰写《现代生活中的画家》一样,作为艺术家的龙虎是现实生活的观察者与记录者。从此入手,他不仅成功超越了他的老师王肇民教授,也使他的水彩创作进入了当代艺术的范畴。我认为,这是水彩表现的新境界,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表现了与传统自然风光不同的别样“风景”,在当下的中国水彩画界,还无人可以相提并论。特别难得的是,由于他的观察得很深刻,画得也深刻,所以就留下了为我们消费时代写照的龙氏图像。通过这些前所未有的图像,人们将可以发现:在当下,吃喝玩乐的消费行为不仅正在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并且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基础,成为一种系统的行为与总体反应方式。于是,一切成为了吃喝玩乐的附庸,一切皆以吃喝玩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过去强调清心寡欲,安于做学问的知识分子也在所难免。
正如人们看到的那样,龙虎画中的人物不外乎出现在三个地方:一个是歌厅,一个是台球室,一个是餐馆或餐桌旁。前者是表现人们在唱卡拉OK的情况;第二者是在表现人们在打台球的情况,后者是表现人们聚集在一起,猜拳行令,喝酒聊天的情况。当然,此外还有表现打乒乓球、划船等情况的画面。我注意到,为了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与喧嚣嘈杂的气氛,他从不对现实场景给予写实性的处理,而是在虚拟的前提下,更多地使用了具有跳跃性的方形笔触。据知,这种效果不光是以排刷蘸上酒精与水调色获得的,也具有鲜明的龙氏特点。与此相关,他还有意将从照片或记忆中获取的各种形象,做了夸张与调侃性的大胆处理。一般来讲,他画中的人物,受现代摄影的影响,总是会以大特写的方式出现,显得顶天立地;第二,他画中人物总具有大头小身子与动作夸张的造型特点;第三,他常以有眼无珠或漫画式的手法突出一种幽默或戏剧性的效果;第四,他的人物塑造虽然很好继承了王肇民近乎雕塑般的手法,即常常只表现受光与背光两个面,但笔触更洗练、更跳跃,造型更方正、更概括。很明显这也与处理背景的方式很好协调了起来。
就我而言,我更喜欢他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因为这组作品极为生动体现了中年知识分子们在唱卡拉OK的特殊娱乐状态。大家知道,卡拉OK最早起源于日本,其日文原意是“无人伴奏的乐队”,后来传入台湾,再由台湾传入大陆。从时间的角度看,尽管闯入中国较晚,但发展却极其迅速,并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娱乐化用语。不但为年轻人所喜欢,就是中老年也很喜欢。其常常成了人们聚会吃饭后必须有的一个重要项目。然而,相比之下,中老年与80后或90后在歌厅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因为后者更多唱的是当下流行的时髦歌曲,前者则更多唱的是他们在年轻时记忆深刻的革命歌曲。这一方面强调了过去的革命化时代与当下消费化时代的碰撞,显得很有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又通过中年知识分子无所顾忌、歇斯底里式的歌唱与发泄,暗示了他们在常态生活中的压抑与迷茫。而在这当中,所有人大张的嘴唇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批评家冯源曾经对龙虎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有很精彩的评价。即首先根据生物学家史密斯发现的“金丝雀”原理,强调了由于歌声记忆是一个十分顽固的领域,所以中老年人会对自己年轻时所唱的歌念念不忘,然后又十分到位地指出:“这倒不是因为龙虎对唱歌,或唱革命老歌有着特别的能力或兴趣,我认为这很可只是出自于龙虎对歌声视觉化的一种敏感性。”他还认为龙虎是在“调侃KTV里的消费式歌声……”③对此,我深有同感。我注意到,他最近还在水彩表现的基础上,画了一批油画作品,但这并不是简单地以油画的方式去重现自己创立的水彩风格,而是在发挥油画的前提下,转换出了一些新的油画表现方法,非常难得。
很明显,龙虎作品已经结束了水彩并不 “当代”的历史,其给我们的巨大启示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选用什么媒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当下的生活中,要有深刻地观察与敏锐的表现。相信这些对于很多艺术家是所启示的。
注:
①《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 》2001年9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分油画、水墨、雕塑、观念艺术、版画、水彩六个分册。因我当时孤陋寡闻,编辑此画册时并没收入龙虎的作品。
②见《喧嚣的结构——龙虎水彩造型背后的调侃与跃动》,杨小彦,载《龙虎作品集》,2011年5月,岭南画院出版。
③见《民族口型与歌声生物学——“东方红”与龙虎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载《艺术世界》,2013年第5期。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一百多年前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七十多年前杜尚曾说,艺术已经结束;三十年前中国理论家李小山曾说…
-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
漫画作品被选作高考试题,这自然是一件新闻(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新闻),但这新闻和我有关联…
-
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清正的态度,创作出几千幅针砭时弊…
-
清华美院教授马泉做客四方沙龙,讲述“叠加态”的叙事生成
-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实油画画照片、抄照片甚至运用喷绘成为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当这些油画摄…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附带着社会责任及义务的社会参与型实践,在城市发展、再生中逐渐发挥重要的…
-
四方沙龙讲座“音乐被技术改变了多少”
-
西方鉴藏里的中日绘画,何以无意中成为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
-
中央美学院费俊教授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身体与媒体——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
我把古画放大了10倍,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