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观点
从“玩文化”到“艺术品金融化”

从“玩文化”到“艺术品金融化”

刘申宁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艺术品金融化问题”

2018-10-29 14:1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3510



讲座现场

在世界经济扑朔迷离的时候,却频频传出拍卖市场艺术品成交价格刷出的一个又一个高位纪录。那么,艺术品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经济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品与金融是怎样逐步结合的?2018年10月27日下午,关山月美术馆二楼报告厅内,“四方沙龙”邀请了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资深艺术品收藏家、古陶瓷收藏家刘申宁先生,讲述了“艺术品金融化的问题”,如何认识艺术品金融化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艺术品金融化的创新。

学术主持薛扬女士介绍到,刘申宁先生,1952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1990年加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资深艺术品收藏家、古陶瓷收藏家,并多年从事中国军事思想史、中国近代史研究,在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版本目录学、古器物学等方面有一定造诣。他曾多次应邀赴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中央党校、国内部分高校讲学。值得一提的是,刘申宁先生也是“四方沙龙”2004年开讲时的第一期嘉宾。


左,学术主持 薛杨女士;右,主讲人 刘申宁先生

在此次讲座中,刘申宁先生首先介绍了“艺术品”、“金融化”这两个概念。艺术品有美的价值,同时,也是一种高的精神消费品,具体分类为:第一绘画,包括油画、国画;第二是陶瓷,古陶瓷;第三是青铜器;第四是玉器;以及杂项。中国古代有艺术收藏,但无拍卖,中国改革开放后,1992年深圳建立了第一个艺术品拍卖行,发展至今,艺术品是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有房地产、和股票抗衡的潜力,但目前艺术品市场处于原野的状态。因而,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刘申宁先生从几个方面分析艺术品的价值、功能和它的吸引力。其一,艺术品本身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二,它有较高的收益率;其三,巨大的商业价值,资产可转化为艺术品;其四,艺术品可以成为传家宝,留给后人。讲座中,刘申宁先生引用大量的例子加以阐述。


主讲人 刘申宁先生

随后,他提到了做艺术品的收藏所涉及到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买入是否合法的问题;第二,真假鉴定的问题,现伪专家较多,且鉴定时无责任意识和道德意思,刘申宁认为,专家或是造假的高手,或自身有一定收藏,并有极深的学术研究;第三,保管是否安全,现不少艺术品因一些机构和私人藏家的保管不善而遭受损害,实为暴殄天物;第四,以及卖出的通道的问题,目前艺术品卖出的通道较为堵塞。

再次,刘申宁先生认为,艺术品的收藏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事情。如果收藏的目的仅是为了投资,则可选择收藏稀缺资源,如茅台酒、老茶、黄花梨家具、和田玉等等。但“玩文化”不同于“玩投资”,文化的价值是叠加的,如不断被名人题跋的书画,懂收藏的人会“玩文化”,依靠叠加的价值不断增值。艺术家创作有自身的“独门秘诀”,也成为鉴定其作品的方法之一。艺术品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价值,这个价值也与“稀缺性”有关。具体可以体现在:如,数量上的稀缺性,世界上仅存几件,且能对比、鉴定其真实性。再如,名人效应,它被名人收藏过;再如,文化叠加,艺术上的创新。而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藏家对其有深刻的研究,艺术品的收藏在于藏家对收藏对象研究的深度与高度,因为艺术品收藏有真假的风险。刘申宁总结道,“玩艺术品”,需要走对路,拜对师,然后踏踏实实做学问,如此,才能在艺术品收藏的道路上真正走出来。


主讲人 刘申宁先生

紧接着,刘申宁先生根据自身经验了艺术品金融化之难。2005年他曾写《深圳艺术品交易所可行性报》,研究艺术品金融化之路。现在的深圳文化产业交易所,以文化产权交易的形式进行,并没有形成艺术品的流通。艺术品不能被拆分,拆分后难以组合,艺术品金融化的问题难以解决,难以把艺术品像房地产、像股票一样,顺利地把财产做成一个流通的闭环。而其中,政策的管理不当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是艺术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下,不少人尝试用区块链做艺术品的金融化,但跨越艺术、金融、IT三个领域,难度甚大。

最后,刘申宁总结到,艺术品金融化的出路在于——政府介入,建立有公信力的四个机构:专业的登记机构,专业的鉴定机构,专业的评估机构,专门的艺术品物品的保管机构。并且,从事这些职务的人员需要有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讲座结束后,现场听众与刘申宁先生就艺术品价值判断、文物挖掘与保护、《物权法》、以及怎样的人才能成为鉴定专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最后,学术主持薛杨女士谈到,此次讲座开启了深圳听众关于艺术品收藏以及艺术品金融化知识的一个窗口。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品收藏,这不仅是家族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318艺术网
编辑部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318艺术网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分享到:
[下一篇] “交互的未来——当代新锐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初评工作会顺利举办
[上一篇] 展讯 | 与古为新——岭南画院书法研究所首届书法公益班教学成果暨当代青年书家邀请展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