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观点
从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观纸质媒体的发展可能性。

从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观纸质媒体的发展可能性。

2018-08-27 11:36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3826

当下,纸媒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这样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当下的阅读、当下的文本梳理和宣传推广?8月25日下午三点,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邀请了当代著名水墨画家、策展人和美术批评家,谢海先生主讲“超链接的奢侈阅读——当代纸质艺术媒体现状和发展可能性研究报告”,谢海先生以其数十年艺术媒体从业经验,分享了他对此类问题的思考。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前,学术主持薛扬女士介绍到,本次讲座主讲人谢海先生,人称“小齐白石”,在传统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其艺术创作也颇具代表性。曾任美术报评论部主任,现为《美术天地》总策划,《艺术地带》主编。他在《美术报》工作了二十年的时间,他经历了整个中国的纸媒最高潮的时候,业界正面临纸媒开始往下降的趋势。通过谢海先生即将讲述的“超链接的奢侈阅读——当代纸质艺术媒体现状和发展可能性研究报告”,来探讨行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

讲座之初,谢海先生分享了他前段时间在给国家艺术基金人员上课时,谈到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不看书?为什么中国人天天看微信?为什么我们只看信息不看知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越来越没有常识?在当下的中国,阅读几乎是这个时代奢侈的代名词,看书、读报也似乎离我们渐渐远去,那么,我们如何回到津津乐道的文人生活?我们又该怎样看待“阅读”承载的世情百态?通过这些问题,谢海先生展开了本次讲座内容。


主讲人:谢海先生

随后,谢海先生分享了中央美术学院学生葛宇路所做的作品《葛宇路》:葛宇路曾在北京没有路牌的百子湾南一路私设路牌,将该路命名为“葛宇路”,并被导航地图收录,而在毕业作品《对视》中,葛宇路寻找街边的监控摄像头,近距离与其对视,直到背后的监视者出现。通过一个社会的现象,引发对其背后学术的现象的剖析。如今的网络时代会自动帮你快速筛选你所需要的咨询,这种“量身定做”的信息如何而来?谢海先生举例:法国人米歇尔福轲“全景监狱理论”,只需要狱卒在小的房子里,他可以看到所有的犯人,透过这个光线我就知道你在干什么,你就不会出什么事。而这些信息是我们自己奉送的,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全景监狱。

紧接着,谢海先生以“我们为什么不读书?”这个问题,引出以纸媒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为起端。谢海从理论层面讲到,何为媒体?而纸质媒体的概念是什么?媒体一是指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纸质艺术媒体无非是书籍、刊物、报纸。纸质艺术媒体从属性上分为:政策指令型、学术研究型及民刊。而对于其发展现状,谢海先生认为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些特别优质的纸质媒体也因为得不到政策的倾斜而在垮塌的边缘徘徊。从“人人都是艺术家”到现在“人人都是传播者”,而传播的全是信息,而非知识。



主讲人:谢海先生

讲座中,谢海先生展示了不同国籍的人的阅读量数据统计:犹太人一年读64本书、韩国人一年读11本书、法国人一年读8本书、日本人一年读8.5到9本书,而我们中国在18—70岁之间阅读是4.39本,18—27岁最活跃阅读的年龄层还是在课堂,如果除开教科书外,中国人每年阅读量不超过一本。随后,谢海先生还从多方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经济层面上,中西方不同的食物的价格和书籍的价格上的倒挂,影响了中国人的阅读量和购买的兴趣;其次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才完成,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良好的阅读空间,因而不爱阅读。不热爱阅读为“奢侈阅读”提供了一个即得参照。

在分析不爱阅读的原因后,谢海先生以美术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理由。他谈到:正确的阅读是一种尝试的矫正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累积过程。同时例举了中国艺术里出现的“题款”、“福”字书写、对联书写的问题,以及其中的内涵和学问。

为进一步深入,谢海通过回溯历史,探析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媒体和美术类媒体的发展历程与使命:中国的媒体从1907年开始发展至今,从早期“办媒体的狂人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到“办媒体的诗人徐志摩”《新月》,再到“办媒体的画家黄宾虹”创办的《神州国光》和《美术丛书》,最后到“支持媒体的文人余邵宋”创办的《金石书画》,他们的共同点是传播新思想的平台;传播国外艺术思潮和推动与了解西方美术史。再回归到当下的艺术媒体,如《江苏画刊》、《美术观察》、《美术研究》、《新美术》、《世界美术》、《美术思潮》等杂志作为信息传播,论点交互的舞台,促进艺术行业制度化、体制化、市场化的形成,并给予艺术家与艺术机构展现的新机遇。


《金石书画》

讲座最后,谢海先生以自身创办的《艺术地带》杂志为例,谈到“我们当代纸质媒体的使命就是:服务、品牌、学术”,以此作为结束语,阐述了其背后的内涵与故事,并引诫媒体人:要遏制“民科”的泛滥;对展览、思潮和艺术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倡导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和推广时代的中国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对“邪、丑、恶”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并善于总结“中国经验”。


谢海创办的《艺术地带》杂志

讲座结束后,现场不少观众就讲座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谢海先生热烈交流,如谈到手机阅读之便利、资讯之广泛,以及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关注自我,而非信息等等话题。

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纸质读物不断被网络所取代,不禁让小编想起前段时间关于CCTV著名主持人董卿的小故事,董卿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睡前一小时的阅读习惯,雷打不动的,而且在卧室里面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安安静静的看会儿书就睡觉。很多人问她还能坚持吗?她觉得无所谓坚不坚持,这是一个人的习惯。显然,我们已经慢慢把这个习惯给“忘记了”,纸媒在今天毫无疑问是被我们的移动端、被手机、被电脑颠覆了。阅读是一种知识的累积过程,而我们现在习惯了“快餐”式的信息。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值得反复去看的书不多,但,有那么几本是值得你所热爱的。阅读要趁早,不要觉得“来日方长”,其实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318艺术网
编辑部


更多艺术资讯,可关注318艺术网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分享到:
[下一篇] 中国画廊业发展“四步曲”
[上一篇] 多亏了他,大都会博物馆拥有了顶尖的亚洲艺术收藏!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