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传统版画到丢勒画作背后,东西方艺术交汇的逻辑(上)
2018-06-26 09:10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3743
“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于6月26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明清民间木版画、日本浮世绘,以及丢勒、伦勃朗、戈雅等欧洲铜版、石版画的原版展示出东西方艺术交汇的逻辑。展览前夕,由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国际论坛”从多个角度讲述东西方艺术背后文化的交融,从中可以找到文化交流的轨迹以及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脉络。
马渊明子(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孕育日本主义的浮世绘、绘本、型纸
19 世纪后半叶,日本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当时日本的浮世绘和工艺品大量输送到了西洋,并作为当时西洋艺术家们新的艺术创作灵感。他们将其自发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之中。其中,由于浮世绘版画和绘本在生产数量上居多、价格低廉,因此很容易在西洋人中得到普及。此外,孕育了设计的日本主义的染色型纸(漏花纸板),在日本只是使用过的废弃物,却大量地被西洋装饰工艺类美术馆收藏,并启发了新的图案设计。正是这种廉价的媒介导致了日本主义的大范围扩散。
保科丰巳(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对全球化社会的艺术表现的挑战
1800年代,东亚社会在西方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西洋的艺术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向东方传播。1890年代,日本艺术的表现在拓展的同时,理念也在与时俱进,日本艺术家不仅仅进行一些纯粹的艺术表现,还逐渐着眼于社会本质的展现。
到了二十世纪,在与西方艺术表现和概念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日本等其他东亚国家在雕塑、水彩画、水墨画等领域也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理念,特别是对于水墨的使用以及书法技巧方面。这也让西方绘画从东方受益良多,从技法上看,美国的抽象画借鉴了东方的水墨画和书法;法国画家皮埃尔·苏拉热以及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等人的作品也明显受到东方书法和泼墨技法的影响。此外,极简主义艺术也受到了禅宗的影响,法国的伊夫·克莱因在日本接受过柔道培训,受到东方思想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及60年代,艺术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发展,全球范围出现了对于艺术表现的新认识。美国、法国、欧洲纷纷以东西方文化传承这一概念来解释东方的艺术或者说对于艺术的新的表现方式,如美国的行为艺术、以水墨方式诠释东方极简艺术特质的法国画家皮埃尔·苏拉热,还有欧洲的zero group(零小组),提倡“从零出发”,重新审视艺术的本源。
目前,全球化社会的问题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和过去的社会相比,如今全球化社会中的艺术表现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要素有两方面,一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战争与和平、信息化与身体等等;另一个方面则是各个地区所存在的文化差异。现代美术似乎是从西方诞生的,实际上根源在东方。由此可见东方美术所蕴含的可能性之大。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影响也将在世界艺术中扩大。
潘力(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间”日本独特的时空观
中国和日本是近邻,日本文化在历史上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但日本文化绝非只是对中国文化的模仿。正如我们今天提到的“间”(日语训读“Ma”)这个字,以我的了解它是日本文化的一种原生态的产物,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最基础的概念。
Ma这个词如何出现,如何发生在日本文化当中,我们要看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词。大家注意到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的“间”字,这不是偶然的,这就说明日本人对于这个间有情有独钟之处,这是他们日本文化的一种根源性的东西。
这一根源性从哪来?追根溯源我们会想到日本原生态宗教,神道教。神道教的神社并非用来祭祀、崇拜,而是用来指引神灵降临。而今天的榻榻米在对空间的切割、分割上也包含了很深远的神道教的意味。在榻榻米的空间当中一个重要的没有实用功能的空间,叫做youkanoma。这个空间既是一个神灵降临之处,也是日本人的精神寄托之所。
日本人对空间的不同理解,也使得他们在学习南宋绘画的过程中,改变了画面的形态。
关于间,ma的概念,特别要提到的就是矶崎新(Isozaki Arata)先生,他特别提倡ma这个概念,1970年代他就在欧洲和美国策划了解说间的概念的展览--“间,日本独特的时空观”。他说这个东西不要说中国人不懂,欧洲人更难理解。我在日本期间曾经两次拜访过他,就ma这个概念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上海的喜马拉雅美术馆来自他的设计,建筑下部类似树干的设计就是他崇尚的空间的表现,是空洞,不是朽木,空洞当中有神灵存在。这样大家到现场体会会有不同的体验。
ma的概念广泛的体现在日本的语言和行为规范当中,这就是中国和日本的不同之处,虽然同在东亚,我们不能把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混为一谈。
Anne Leonard(策展人):融合的视界:版画,一种移动媒介
版画是一种移动性的艺术形式,有着质量轻、面积小、便于运输等特点,因此成为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种有效媒介。但是,版画在传播所到之处的影响力或重视程度不尽相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你接受新的艺术理念时,这些因素都影响到这个国度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和接受一些新的文化形式。例如19世纪末期,彩色版画传统在法国已然成熟,这就为法国艺术家吸收东洋来的诸如日式彩色版画建立了良好基础。
在当时,对海外传统感兴趣的版画家还可通过高层次展览、游历来源国或两者相结合来加强了解。比如法国在1890年的des Beaux-Arts的展会上展出了带有日本浮世绘风格的作品;1910年,年轻的日本艺术家漆原木虫(Yoshijiro Urushibara)受邀在英国展览会上展示版画制作的技巧。展会结束之后他在伦敦和布朗温(Frank Brangwyn)合作了很多作品,将日本的技术、风格、色彩的运用与欧洲的品位相结合。
习艺者拥有类似经历后,假以时日会掌握和精通国外版画传统中的专业技能,然后在本国确立相融合的新艺术方向。除了为两种文化搭建桥梁的这些艺术家,还有一些出色的艺术家通过不同寻常的游历机会,从三大洲(即欧、亚、美洲)直接得到了艺术实践。例如,20世纪初日本艺术家漆原木虫和奥地利艺术家Emma Bormann;当代艺术家梅祥(Seong May)和赵无极同样融合了东西方版画传统。东西方之间的技巧和风格交流使得彩色版画在色彩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越来越多地转变了消费者的品位。这些艺术家们不断接受新风格,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数字媒体和社交网络占据主流的今天,曾经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媒介的版画是否还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类似的游历是否还要继续呢?我的答案是,是的。通过游历和参加展览会,我们可以进一步用眼睛和手去观察去体会。对年轻人而言,一些大学的博物馆也是很好的媒介,它们可以进一步强调年轻人的角色,并帮助我们来塑造年轻人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冯德保(Christer von der Burg,英国木版教育信托主席):苏州版画中的欧洲元素
在17、18世纪,西方崇尚东方艺术的,西方很多建筑中都有来自中国墙纸、漆器、印染等艺术品。这就是所谓的“中国风”。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也向西方借鉴了很多的技法、形式和风格。当时因为贸易壁垒和品位局限,中国进口西方产品比较少。倒是在康熙和乾隆年间,西方书籍、织物等产品通过大使或者商人带到中国。由此一些西方的视觉表达也在中国艺术中得以呈现。
1712年创作、1714年印刷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例子,利玛窦等创作者将欧式思想方式、图案与中国的技艺融合,实现了中国式的铜版画表现。在利玛窦发展这样的融合的十年之后,姑苏印版画延续了这一风格。
苏州版画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建筑物,在此次展览有非常好的案例是辽宁博物馆所收藏的《西洋剧场图》,画面中有阶梯、有水、有桥,像是威尼斯的宫殿。除了辽宁博物馆外,我也收藏了一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印制于不同的木块。到底哪一个是另一个的副本,现在很难知晓。
在我们的藏品之中,也有比较小的版画,它所使用的也是西方的透视法和阴影法描述了外国人参与的活动。这些版画之中有一个有意思的要素——西方的影响。他们学习了西方的黑白版画而不是中国的套色木刻,且带有罗马文字。
在我们的收藏中有另外一对版画,也显示了西方版画对中国的影响。右边和左边的场景结合到一块,好像是从一个望远镜里看到的图景。
同时姑苏美人图版画也显示的是这一时期苏州版画的风格。且有运用到阴影、交叉阴影、明暗对照法、消失视觉等来自于欧洲的版画和绘画方式。
欧洲风大概是1760年代出现了衰退,然后慢慢的姑苏版画流行度在西方也消失了。在1770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姑苏风景版画逐渐的消失,这个原因是什么还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
Pascal Torres(法国卢浮宫艺术品和收藏部主任):中国风和来源,关于康熙王朝和路易十四朝代至乾隆与路易十五朝代中法艺术交流的思考
“中国风”在法语中出现在1845年,在法语辞典中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中国风格的小物件,一个是中国风格的玩笑话等等。所以 “中国风” 本身带有一点堕落的意味,或者说一种奇怪的中国语言或行动。所以在19世纪中国风是一个贬义词。19世纪,在法国对于中国风的定义还是比较消极的,从西方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东方艺术是原始的,只有西方的才是高雅的。除此之外,文艺复兴之前的艺术才是古典艺术。
但是我们知道“中国风”和“中国艺术”是两个不同的定义,当时在西方已经有一些学院派开始讨论中国艺术,并且开始逐渐的认识到中国的艺术。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对中国的文化非常感兴趣,东西方的接触和关联也开始密切。康熙皇帝和法国路易太阳王也有一些交流。而且在康熙时代,很多的传教士在东方游历,他们也会去到康熙王朝去朝见,这也加强了东方和西方的交流。
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的中期,中国皇室把版画发往欧洲,希望在法国可以由木版转作为铜版画。上海图书馆藏有一个乾隆手令证明了中法艺术上的交流。皇室的命令,因此对艺术交流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在法国,有一些作品,以及铜版画和印刷的技术发往东方。如今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中国图像的西方诠释。从这些交流中,我们发现“中国风”在19世纪被认为是非常奇怪的风格是偏颇的,艺术品被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元素。中国品位和中国艺术作品从北京到凡尔赛,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交流机会,也进一步包括我们的文化交流,为欧洲的艺术家提供一些灵感。我们可以让西方和东方的艺术进行融合。我相信从古至今,我们都可以通过艺术的融合实现一种现代化。
下篇继续论坛要点:从中日传统版画到丢勒画作背后,东西方艺术交汇的逻辑(下)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一百多年前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七十多年前杜尚曾说,艺术已经结束;三十年前中国理论家李小山曾说…
-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
漫画作品被选作高考试题,这自然是一件新闻(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新闻),但这新闻和我有关联…
-
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清正的态度,创作出几千幅针砭时弊…
-
清华美院教授马泉做客四方沙龙,讲述“叠加态”的叙事生成
-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实油画画照片、抄照片甚至运用喷绘成为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当这些油画摄…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附带着社会责任及义务的社会参与型实践,在城市发展、再生中逐渐发挥重要的…
-
四方沙龙讲座“音乐被技术改变了多少”
-
西方鉴藏里的中日绘画,何以无意中成为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
-
中央美学院费俊教授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身体与媒体——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
我把古画放大了10倍,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