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艺术之前的美术馆论坛
2018-01-29 17:5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43000
有些理论是走到艺术创作的前面,论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超出艺术现状范围的理论之路。一个展览经常会通过论坛中各专家的演讲,而使观众获得观看作品的方法,以及对这样的艺术何以形成的原因的了解。
在中国的批评活动中,批评家为艺术家吹棒的弊端一直被当作问题被提出来。从批评家直接拿钱帮艺术家写文章到展览,也是艺术家搭台,批评家唱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展,邀请批评家围坐在一起,面对艺术家展览中的作品轮流发言。尽管有的艺术家会说,我想听到你们的批评声音,或者有的艺术家故意在座谈的时候离开现场,表示不干扰批评家的发言。但事实上这种被邀请方式和环境都会暗示批评家应该是说什么话才是合适的,也有批评家喜欢挑战,但大多在这样的现场是不被邀请的。
在艺术机构关起门来让批评家面对艺术家谈作品,除了会助长批评家七嘴八舌的毛病,我没有看到有什么学术上的推进,而原本批评家就不应该在这样的场合下出现的。不是说批评家不应该在艺术机构中发言,也不是说批评家的发言不能涉及到参展艺术家,而是说艺术机构的批评家活动一定要有它的专业要求。而结合展览的论坛一直是我的工作方法。
艺术机构特别是美术馆有一个教育推广的工作,对展览中的作品进行介绍与吹捧活动是两回事,有人将它们混为一谈的原因是没有从逻辑概念上去区别这些东西,就是面对一个艺术家的展览而设的论坛,在我这里都会设立出一个背景的研究和新的成果的发布,比如,这样的艺术家在什么样的艺术现状中产生,我们如何评价这样的现状,这个就需要去找到足以在这个方面有研究或者已经有观点和论文发表的作者来参与,再比如,对一个艺术家的研究,也不能作形容词式的描述而是要拿出自己的解释方法并且在自己的课题范围内。还有似乎与这个展览没有什么关系的研究,但事实上可以为人们理解这样的艺术打开思路的背景研究同样重要,甚至是艺术家在论坛中自己的陈述也将会构成一种对话关系,在论坛上设演讲台是我在强调的,这样的演讲台会起到演讲者严肃对待的作用,我们的学术讨论往往被一种随谈作风而变得不着边际。主持人的逻辑框架在论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但要设定每个演讲者在这个论坛中的价值,而且要找到与其他的演讲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论坛讨论了诸多的话题侧面,也有一种艺术家个展的论坛,每个人上去都讲一通大而不当的吹捧话,这种话本来就没有学术的成份,而当着艺术家的面来说显得更加庸俗。
对一个群展的论坛设置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对群展的主题作出必要的回响,但也是一种批评史自身理论中的回响,即它往往是一种批评史上下文的阐释,它需要一种理论的坐标来对其进行检验,倒过来,这样的论坛中也可以有某些局部的和个别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但其宗旨是在谈论与艺术家无关的问题,有多少让艺术家感觉到与自己无关而不想去听。让一个没有理论背景的艺术家都能听懂的话,在这个时候可能是个问题,毕竟理论是理论,艺术是艺术,关于理论在先还是艺术在先的争论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有些理论就是走到艺术创作的前面,论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超出艺术现状范围的理论之路,美术馆需要多贡献一点这样的论坛,我正是带着这样的企图在不断地实验着各种论坛主题,一个展览经常会通过论坛中各专家的演讲,而使观众获得观看作品的方法,以及对这样的艺术何以形成的原因的了解。重视美术馆的论坛,不仅因为美术馆有公共教育的职能,而且美术馆要为理论建设创造条件。
(作者:王南溟 来源:《美术报》)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一百多年前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七十多年前杜尚曾说,艺术已经结束;三十年前中国理论家李小山曾说…
-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
漫画作品被选作高考试题,这自然是一件新闻(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新闻),但这新闻和我有关联…
-
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清正的态度,创作出几千幅针砭时弊…
-
清华美院教授马泉做客四方沙龙,讲述“叠加态”的叙事生成
-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实油画画照片、抄照片甚至运用喷绘成为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当这些油画摄…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附带着社会责任及义务的社会参与型实践,在城市发展、再生中逐渐发挥重要的…
-
四方沙龙讲座“音乐被技术改变了多少”
-
西方鉴藏里的中日绘画,何以无意中成为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
-
中央美学院费俊教授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身体与媒体——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
我把古画放大了10倍,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