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访谈录
对话艺术家 | 何多苓——“和光·同尘——何多苓师友展”

对话艺术家 | 何多苓——“和光·同尘——何多苓师友展”

2019-03-04 17:43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25342

何多苓,生于成都,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即以油画《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等作品引起轰动,成为塑造一个民族和集体形象的代言画家。

何多苓的艺术具诗意的特质,重绘画性,唯美、优雅、感伤,他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度。他的艺术造型功底坚实而全面,落笔之处,人物、景象充满生命活力。他在形式语言上所推崇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洗练中见细致,于单纯中现复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318艺术网(以下简称“318”):您没有在深圳做过个展吗?对深圳的印象如何?

何多苓:个展没有做过,参加过两次联展,第一次是成都画院的联展在深圳美术馆;第二次就是这个展览。我很喜欢深圳这个城市,深圳还是老城区的时候我就来过,深圳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前两天在深圳街头看到大幅邓小平同志的画像时,我非常有感触,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起步,这40年对我们特别重要,没有从深圳初步的改革开放,也没有我们,也没有这次展览,一切生活完全不一样。在我这个年龄的人,有资格说这个话,各个时代我都经历了,所以我觉得深圳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有一种亲切感。深圳这个城市尺度、城市规划控制的比较好,相比成都的建筑比较漂亮和高端一点。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是改革、革命都是从南方开始,所以我对南方还是有特殊的感情的。


318:在您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诗性的艺术表达,看似简单的画面,内容与情感却十分饱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那么您想通过您的作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呢?

何多苓:画了40多年画,到现在,我觉得我开始进入比较新的境界,现在对客观世界而言,像你刚才说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不管是人还是花草都是同等的,在我的眼中它们具有同等的价值与权力存在宇宙之中,所以我会用同一种态度去表现它们,用自己的画法加上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和技法在里边,表现出一种对生命体的尊重和热爱,我想应该这也是我绘画的一个初衷。






318:您是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早期您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等作品轰动一时,从“伤痕美术”到“东方方式”的转化,在创作中您是如何理解认识“传统与当代”这个课题的?

何多苓:在年轻的时候不太关注传统的艺术,以学习西方绘画为主,当时特别喜欢西方绘画所有表现的技法。但到了90年代后,也可能跟年龄有关,中国艺术家的文化基因就开始出现了,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艺术,几年来就致力于把中国传统的技法、意境和美学的内涵跟西方油画结合起来,这次展出的《杂花》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通过西方绘画写生的方法,表现出中国文人画花草、花鸟的意境。因为现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人很多,我现在想通过油画的画笔来表现我所理解的中国画精神,我是觉得这是一种对中国画精神比较本质的继承。

    

318:您觉得您的绘画各个阶段有没有明显的一个变化?在《杂花》之前,您的作品以人物肖像比较多。

何多苓:非常明显的变化,我大概十年为一个阶段。在2012年之前,我认为人物肖像永远是最魅力的,规定自己只能画人物,就算有背景也一定要有人物,从2012年开始画花草的写生,到现在没有停过,每年到春夏花草盛开的时候,我都会画很多杂花写生,当作做一个系列一直画下去。我这种转变并不是觉得画人没有意思了,现在绘画到了一定程度,题材比较自由,跟年龄也有关系,如今什么都可以入画,不一定非要画人或者是非要画什么东西。

    


318:此展涵盖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您认为年轻艺术家和您们这一代所面对的问题是怎样的?

何多苓:我们已经以这种形式展览多次了,我特别感兴趣这种对话的方式,每一代人所关注的东西都不尽相同,不同地域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的人具有不同的修养、经验、教学,在他们的作品里面体现非常的鲜明。这种不同代人的对话特别有趣,时代在发展,艺术也在往前发展。


318:有些人觉得艺术家很神秘,甚至有些脱离现实,所以创造出来的作品“看不懂”,您怎么看?艺术作品真的需要去“看懂”吗?

何多苓:我一直跟观众讲这个问题,我就问你:喜不喜欢,他说:我喜欢或者是不喜欢,那都是看懂了,要不然你不会产生这种喜欢或者是不喜欢的感觉。艺术品虽然是画家的自我表达,但是作品展示出来给大家看时,画家不会一直站在旁边解释他的作品,当作品挂出来的时候,语言就应该沉没了,大家要看画面得到了什么都是对的。





318:之前看过你的一个采访,你是一个不喜欢被贴上标签的一个艺术家,不喜欢别人给你贴标签。

何多苓:我觉得标签肯定是别人要贴的,但是贴标签不一定有意义,艺术还是个体的活动方式,我到现在还是坚持这一点,我也不介入任何潮流,硬要把我归入哪一种,这也是观众或者是评论家的权利,我也不能去反驳。

    

318:现在回望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星光熠熠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像您这样成名很早画家,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您怎么看待今天年轻人所面对的境遇?

何多苓:首先,现在的年轻艺术家面对的环境比我们复杂多了,所以我并不羡慕他们,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我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很少有人能够来靠绘画生活的,他们要找一个工作业余时间画画,找一个跟绘画相关的工作,最多的是当老师,这是他们面临的经济情况,不像当年我们20多块钱可以过一个月,那会儿生活没有压力,但是我们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好事,那时是低端状态,还是现在经济社会正常。

其次,他们面对的诱惑太多,有时候不容易沉下去做一件事情,不像当年我们所处的环境单纯,我们学画画的时候不知道有艺术市场,只知道自己喜欢画画就去学。就像我,我是放弃工作考的美院,考上美院之后我的工作就没有了,当时纯粹属于热爱,没有想到画可以成为商品,后来中国艺术市场开始慢慢形成,知道原来可以靠画画来生活的,现在的年轻人纯绘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毕业以后就面临生活的压力,原来我们都不存在这些问题的,现在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比我们多很多,当然优势也明显,他们提出的资讯很发达,通过电脑、通过手机什么都知道,应该说他们智商比我们都高很多,智商高很多,但是智商高对于画画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情,有时候笨一点也许更好。




 关于艺术家 


何多苓,1948年生于中国四川成都。

在当代中国画坛,何多苓是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自1982年推出油画《春风已经苏醒》以来,他不断有新作问世,画风悄悄地变化,形式、语言在逐渐完善,但他作为画家的面貌却是鲜明的,予人的形象是整体的。他被认为是具有杰出才能的现实主义画家。这现实主义,我想把它称作“哀伤而抒情”的。对,何多苓正是这哀伤、抒情的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

何多苓的绘画形式语言也是与四川其它画家不一样的。作为油画家,他的造型功力坚实而全面,人物、景象在他的笔下显得很有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语言上所达到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相通之处。就画面整体的单纯感而言,它表现出一种较为超越的精神境界和艺术理想。还有,他在单纯中求细致和复杂的手法,(如他所说,对外轮廓的限制很严,轮廓里的东西画得很充实、微妙),也是得之于中国传统艺术之启发。
在强大的西方现代美术潮流前面显得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的中国大陆美术界,给善于思考和毅力坚强的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最好机会──逆潮流而行,走出自己的路。虽然这条路荆棘丛生和途程遥遥。中国的名言「走寂寞之道」给一切探索者以莫大勇气和力量鼓舞。何多苓还在辛勤的探索着,但他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美术界引以自豪的。

何多苓总是用文体说明形象语言形式的重要,他认为,“如果我们显得虚无,那无非是想掩盖一些简单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好的文体使人迷恋,画画也一样。”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和光·同尘——何多苓师友展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日—4月8日

展览地点星河国风艺术馆(广东省深圳市梅林关星河WORLD二期)

主办单位星河国风艺术馆、英盟当代艺术馆

策 展 人唐红萍

总 策 划关 野

学术主持周海夫

展览统筹孟雨可、向庆民

参展艺术家何多苓、师进滇、肖克刚、郭燕、曾朴、吴江涛、朱可染、周迅、熊璇、蒋国蓉、欧阳雪竹


318艺术网
编辑部



更多艺术讯息,可关注318艺术网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分享到:
[下一篇] 专家指南: 收藏中国传统书画的七大要诀
[上一篇] 爱德华·霍普画作中的文学想象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