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用艺术重新发现中国智慧
2013-10-19 14:58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王桂芳 浏览次数:4785
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背面
艺术家徐冰
导语:艺术家徐冰为《罗博报告》六周年刊打造的封面和纸媒策展,灵感来源于他的最新装置作品《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是他再一次用艺术的手法,重新发现中国智慧。
光的绘画
徐冰正在创作一件大型装置作品, 不同于他过去文字作品,这件装置高1.2 米,长达26 米,使用了至少一卡车的麻丝、干枯植物、宣纸、鱼线等生活中的现成物,所有这些材料都经过艺术家之手,转化成一幅光影朦胧的中国画长卷《富春山居图》;而绕到这幅长卷的背后,观众才会发现这些材料的真相。这就是本期《罗博报告》封面和纸媒策展的灵感来源,徐冰“背后的故事”系列的最新作品《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 背后的故事”系列是徐冰近年来一直延续的重要创作主线,最早开始于2004 年,当时他应邀在柏林的东亚博物馆准备个展,当他得知这座博物馆从东方收集来的馆藏,大部分又在二战期间遗失,这段有趣的有关艺术品的“得”与“失”并且与人类命运相攸关的历史,激发了他从中选取三幅遗失的山水画照片为素材,第一次以半透明玻璃、灯光、现成物等媒介,创作出“背后的故事”的基本形式:看上去是山水画,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 与三幅下落不明的原件相比,“背后的故事”创造的山水画既是存在的,又是不在场的。此后,在中国和国际博物馆的屡次邀请之下,徐冰陆续在光州双年展、苏州博物馆、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等展出了“背后的故事”系列的不同作品,并于2011 年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个展上,创作了《背后的故事7》,这件作品将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的山水立轴,转化为当代艺术装置,以当代艺术理念继续与历史及经典的对话。徐冰说,“背后的故事”的最初灵感来自在机场看到毛玻璃后面盆栽植物的影子,这让他想起郑板桥依竹影画竹的典故。经过半透明玻璃的过滤,物体的物质特性消失了,仅留下单纯的影子和形状,调节物体与半透明玻璃的距离,即可获得理想的影子和形状。当物体离玻璃较近时,呈现的形状如同笔法清晰可见;当物体远离时,其轮廓则像墨在宣纸上晕染的效果。构成这种效果的基本元素不是物质性颜料,而是光。徐冰喜欢把“背后的故事”描述为“光的绘画”:“像光的绘画,带有神性感觉的风景。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绘画,而是由光构成的景象。”在艺术家眼中,光对画面和意境的表现,比任何颜料调出来的笔触都要丰富和细微。徐冰在这一期的纸媒策展和封面中,创新性地在平面杂志上模拟了这种效果。第一层纸媒是“背后的故事”正面呈现的中国画,徐冰标志性的“哈利·波特”眼镜作为镂空的形状,透过镂空部分,可以看到封面露出“背后的故事”反面的麻丝材料图案,揭示了“背后的故事”装置作品的一体两面。镂空的眼镜形状,似乎以徐冰作品中独特的幽默感在问人们:你们真的想看事物表面之后隐藏了什么吗?又好似两个阿拉伯数字“66”,与《罗博报告》六周年不谋而合。
大师的挑战
国画《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传世名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影响深远。现存的《富春山居图》分两段,据说明代末年,由于艺术品收藏家吴洪裕爱不释手,在临死前下令焚烧此画殉葬,虽然被抢救,却已然烧成两段,后又历经辗转,使这件作品融入历史变迁的印记。现存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则称《剩山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徐冰很早就有用“背后的故事”的形式再创作《富春山居图》的想法。2008 年,他曾在杭州节选《富春山居图》的一段进行创作,而这一次,受到北京中间美术馆的邀请,徐冰将在中间美术馆呈现完整的两岸合璧版《富春山居图》。
实际上,从2004 年开始,每次“背后的故事”创作都积累了新的经验,从光影的控制到材料的选择,“背后的故事”的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和细腻,使得对话《富春山居图》这件难度极高的经典作品成为可能,然而这次创作仍然极具挑战。《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的画心部分全长24 米,徐冰将其分为6 段,每段作品的头尾衔接部分按照设想在构图上将可以自由组合。这件作品的规模也意味着对所需材料,特别是植物的处理、玻璃的处理及柜体的设计与此前有很大不同。成捆的植物将经过特殊处理使其干燥,又保持颜色和柔韧度,以便长期收藏和保存。同时采用双层玻璃,柜体的设计中用钢架为龙骨,以支撑玻璃的重量,并且全密封,确保里面的材料不会腐蚀,工业化的手段展示了当代与古代的并存。配合这一作品,徐冰将实现“经典艺术进校园”的计划,借中间美术馆邻近大学区的地理位置,将当代艺术与传统的对话扩展到校园中去。
沟通古今中西
回顾徐冰的艺术,近年来徐冰的重要作品多是大型装置,例如《凤凰》及《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这些作品从形式与材料上来看,似乎与徐冰的文字作品如《天书》、《地书》、《新英文书法》相差很大,但其内在思路一脉相承。“背后的故事”系列延续了徐冰其他作品中的艺术方法。它所采用的材料,与《凤凰》一样就地取材,这些材料本来已经失去社会功用,经过艺术家的发现和加工,材料似乎再次获得生命,变为文化与记忆的承载者。
此外,“背后的故事”所展示的并不仅仅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同时也是笔墨、皴法等中国画的构成要素以及思维方式。在“背后的故事”作品中,一根树枝可以代表一棵树,这种符号性内在于中国的象形文字,与我们文化的核心有关。徐冰说,“我这么多年的创作,其实都在尝试怎么样把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好的东西激活。”通过“背后的故事”,观众体验到的是被激活的文化记忆,以及被重新发现的中国智慧。而这也与《罗博报告》一直致力于振兴弘扬“中国精品”概念和推广宣传中国当代艺术的宗旨不谋而合。
徐冰,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以创造了汉字式的西方书法“天书”而著名,近年来致力于“背后的故事”系列创作。由徐冰工作室、静恩德凯与中间美术馆主办的“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将于2013年12月21日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开幕,展期6个月。
318艺术网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2019年5月11日,“艺境妙绘——旅澳艺术家羊羔油画展”在宏艺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羊羔先生在…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而方晓龙老师笔下的天与地,应该是大部分人心中风景的样…
-
何多苓,生于成都,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即以油画《春风已经…
-
在走向生命的归宿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不可先知性,无论我们做出如何的努力,都有一个我们还未所…
-
当代工笔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我们是一直延续传统,却没办法超越传统,要用当今的一些审美去看…
-
我会寻找身边可以打动我的东西,从写生方面入手,什么打动我了我就会去想画它。…
-
艺术语言很重要,你在传统的传承之后,在题材上和表现技法上有创新,花生是我尝试创新的第一步。…
-
一定要有自己思想的沉淀,不然再怎么画也只是一种练习,创作是严谨的,一定要有自己的过程和感受…
-
我关注当下的生活的状态,这是我绘画的一种新尝试;我选择了背景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一个动物孤立…
-
这幅作品的名称叫《疏影暗香》是稀疏之影,暗香浮动之意。在原有的传统绘画技巧上,在添加了两…
-
这张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一次旅游,我去了斯里兰卡,之前我听说那里有一个历史大概有200多年的…
-
邱逸曼你好!首先祝贺你的作品入选了这一次的展览,给我们做个自我介绍,让我们认识下你吧? 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