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黄几画谱:黄几作品展
2019-06-21 11:1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梁文凯 浏览次数:5131
展览名称:黄几画谱:黄几作品展
学术主持:孙晓枫
艺 术 家:黄几
展览策划:常芳 韩亮
开幕时间:2019年6月23日(周日)15:00
展览时间:2019年6月23日至8月22日
主办机构:尚榕美术
支持单位:东升实业集团
赞助单位:广州市弼时商贸有限公司
展览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程介西大田基南10号
“触感”是黄几近年来创作中持续探究的一个概念,他从传统“拓印”的行为中获得启示,将“拓”的过程与传统绘画创作等同理解为对万物触感的直接呈现。《刺》系列作品通过一种极致而直接的方式,将“触感”这种抽象但真实存在的生理感受转化为具体的视觉感受,最终在物我之间衍变为观者的心理反馈。
“格”乃穷尽之意。《格竹》系列作品围绕“竹”这个概念展开,尝试打破传统意义上对竹的表现,以多种视角和可能性对其进行描绘。自古至今以“竹”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不计其数,南宋李衎所著《竹谱》以及清《芥子园画谱》的出现早已将竹子的表现方式理论化、模式化,文人好竹与竹子所代表的高雅格调也深深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约定,由此水墨画中的竹子长期被定格在某种既定的图式之中。黄几通过深入竹谱的画理研究,将传统案例内化,使得“竹”的概念与范畴不断延展,渐渐脱离典范另辟蹊径,这种穷尽探究的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格竹”。
“触感”的转化与“格竹”的过程看似两个不同方向的突破,背后却隐藏着同一套工作方式:极尽地探究事理,通过提纯的表达方式,在徐徐道来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客体对象的轮廓与内涵。大量创作手稿的出现让我们清晰地窥见艺术家思考与工作的线索,其自我意识也在这些线索中渐渐浮出,某种意义上这些手稿成为主客体之间的介质。因此,“黄几画谱”其重点不在于“谱”,而在于“画”的动作与过程,并且重要的是这个动作与过程仍在持续发生,意识的构建与传统的消解并不矛盾,当这些清晰的可被陈述的逻辑被串在一起,便生成了黄几在寻求“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这条通道上,努力的样子。
2019的广州雷雨交加,这种特定的天气让人感觉到一丝神秘主义的兴奋,悖论在反复循环之中论证了意志与虚妄。生活中从来不缺风雨雷暴,这并不是广州人民最真实的需要,但可以接受。
我一直在思考广州的艺术是怎样一个状态,因为这个生态里面关乎到我身边的艺术家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这种存在共同构成了彼此要去面对与解决的现实和问题。大家相互制造问题但又束手无策,彼此放任与逐流,对于庸常的一切不怀好意但又苦于无从下手。习惯性的礼节乔扮成毫无伤害的忍耐与浅显的友谊。
生活于广州的黄几小心翼翼(其实谁都一样),他清楚一种隐匿平庸之中的秩序存在同时也感受到话语争夺的紧张感的迫近,他刺探着各个系统对于他的接纳度和意义并把经验转化为自身的图式谱系,他的确想成为某一类人,在这一类人的某个坐标上便是他自己。黄几的寻找恰恰是一个正派青年必经的传统路径——只有在不断地确立参照物的过程中才能应对源自于自我的迭出的困惑,其中的荒诞之处是当参照物作为个人存在的佐证的时候它仍然需要由“我”这个主体去确认与选择。
黄几作品中的内在悖论也源于此,诚如《触不可及》的系列,在一个封闭性的平面空间中那些刺状的形象被有教养地安排在各自安全的位置,“刺”作为一种生物进化的应激机制已经无关紧要,成为了秩序和装饰之物,在平均的空间分布与内在的形式规约下,“刺”带来的痛感已然消失,或者说,“刺”成了经验主义的残留物,既无法构成批判的利器也无法提示存在的挑衅和危险,仅仅是处于一个概念的封闭空间中。《触不可及》的意义反向生成,黄几被教育与普世价值挟持之后隔离于自己的内心之外,他无法真正触碰自己的内在痛感,这同样是一种深刻的真实。而在他的影像作品《痛》中,他像一位外科医生一样精准地剪掉仙人掌的每根刺,然后再把每根刺按原位扎进仙人掌中,在保持了仙人掌“本来”的生物形态的时候其实已经解除了刺的机能,这个动作完成了彻底的转化——仙人掌在忍受伤害的过程中保持着卑微的克制与漫长的忍耐。这种无言的残酷是社会事件的暗喻与投射,社会中每个卑微而心机重重的生存者何尝不是在施虐和被虐者之间摇摆恍惚。
《格竹》系列是黄几回到传统与艺术史谱系中的一次探索,显然,他意识到中国画传统中对范式的依赖和其中的文化惰性,他通过放大画谱中的形象来解释自己对于谱系的怀疑和虚无态度,当两片巨大的竹叶并置交叠在一起的时候,不得不承认,符号的意义失效之后成为一种无关痛痒的疲劳审美。
当我把展览命名为“黄几画谱”的时候,我承认这也是黄几两难的现实,在解构与建构的模棱两可中,往往是怀疑和焦虑占了上风。
每一位年轻的艺术家都是生态中的一个变量,他们的到来、茁壮和改变即是一个领域的结构性改变的节点,而我们籍以克服恐惧的安全的幻觉,也将荡然无存。
艺术家简介
黄几,1990年出生于广东阳江,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生活于广州、杭州。
展览作品欣赏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领…
-
2021年7月16日,意大利当地时间十七点三十分,中国龙南“围屋之变—关于中国移民建筑的对话”…
-
为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优秀艺术成果反映特区建立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在市委…
-
四十年的光阴,不只是记录似水流年,还有我们曾经的印迹,这岁月刻划不可磨灭的痕迹,再识从前,才能…
-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主要是以展现上世纪八十年末到新千年代的期间,王学仲…
-
于深圳而言,时间是一个被量化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量化概念。站在莲花山顶,我们会说:“看,这就是深…
-
来了~ 10月3日-12月13日 由 木星美术馆 和 FAS潮流艺术空间 合作的 最潮流最未来最硬核的…
-
烟斗最早来自美洲,随着大航海时代的经济贸易往来,烟斗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烟…
-
9月10日是“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正式实行付费参观制的第一天。当天下午3点…
-
独立艺术家徐彬觉一《慈悲之美》千佛艺术计划,从2014年开始至2020年7月7日历时六年终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