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头条分析“中国-学院青年艺术作品展”
2013-03-21 18:24 来源:雅昌艺术网 编辑:杨洋 浏览次数:5064
雅昌艺术网华南站专稿头条以“中国青年艺术家从‘学院派’出发?”为题深入分析此次“中国·学院青年艺术作品展”。
雅昌艺术网专稿分析
雅昌艺术网新闻资讯报道“中国·学院青年艺术作品展”
报道地址:http://huanan.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4273342020
雅昌专稿:中国青年艺术家从“学院派”出发?
3月18日,“从这里开始——中国•学院青年艺术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序幕,本次展览由深圳318艺术商城承办,邀请岭南美术馆馆长叶向明担任策展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为学术主持;陈湘波、叶向明、杨小彦、龙虎、冯原等担任展览学术委员会成员。
据悉,本次主要展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八大专业院校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的优秀创作,近百幅。包括国画、油画及少量版画,集中体现学院青年在“架上绘画”上的创作生态。作品依据创作主题,分为“观”、“境”、“幻”,三个部分,展示学院青年艺术家们对自我与他人的观照,对环境的感悟和渲染,及非现实的、梦幻的想象。
中国青年艺术家从“学院派”起步?
中国的学院艺术自上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就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中流砥柱。留名近代艺术史的画家绝大多数从这里走出。尤其当代的学院艺术以其独特的创作模式和发展道路,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和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九大美院的艺术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国的原创艺术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并被视为中国原创艺术的前沿。
当下,原创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学院原创艺术教育也需检视成就,需要总结经验,以利于开拓未来。本次展览现场可见作品都与早前的青年艺术展大相径庭,一些年轻艺术家在绘画技巧与思考上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但还是会感觉似曾相识。带着这个问题,雅昌艺术网采访了本次展览策展人岭南美术馆馆长叶向明,从展览的学术的角度来选择他们的标准如何?叶向明说到,我作为策展人,这次选用的作品基于九大美术院的毕业生层面选择,像九大美术院其实在中国已经基本上有一个定的,大概叫“学院主义”或者叫“学院派”。因为这种教育体系里面,只能呈现出这样的一种面貌,它不是一种多元的面貌。是相对于旧学院的一种面貌,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如果说他们能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我觉得还是为时过早。
从策展的理解,叶向明说到,更重要的不是体现青年艺术家已经成熟的艺术风格跟追求,更是他们的在学院里面,他们的一些基础,对于艺术层面,对于绘画层面,包括对于社会问题,对于意识形态的这种思想一定糅合的一个基础,这样的一个基础,他们的未来要面对。自己风格、个人风格形成的问题,应该肯定地说,这次展览里面的,大部分的作品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一个独立艺术家一种形式或者风格,这是肯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按照我们目前这样的一个中国艺术交流的一种圈内,因为还要得到学院的认同,得到导师的认同,包括旁边的一些艺术人士的认同,他们必须有专业的基础。
我认为这次更大的意思,还在于他们的这里的开始,所以这次的展览主题很符合“从这里开始”。这里开始以后,我们赋予他们更多的愿望,他们以后怎么样,他们以后面对国际的一些标准,国际的艺术问题,那就他们就这次的展览里面,也希望参展的一些艺术家,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沉淀,我们只提供一个,从这里开始的学术的。
这次与商业合作对策展人叶向明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谈及,由于318艺术商城是再做艺术品的推动,他们的方式跟传统的不一样,是以网购的方式去去推动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对他们这种的推售的方式感兴趣。然后他们对我们学术层面感兴趣。在这次展览的艺术委员会里面,基本上所有的成员都是从事学术的研究,而并没有真正所谓的市场实践的一些检验的一些经验。这是第一个,就是它的销售的方式。”
叶向明认为,“这种销售的方式还不只是他们的方式,而是我们在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那里所了解到,他说‘未来15年以后在中国的销售方式,以网络的方式肯定会超越传统的销售方式。会占有市场的比例百分之五十以上’,他还做了一个亿人民币的打赌。介于这样的一个基础,318艺术商城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以学术展览的方式呈现是最大的一个亮点。因为九大美术院的展览其实在近几年的中国很多地方已经呈现出来,但是后继要怎么去推动的话,都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中国艺术家不可回避“学院派”
学院艺术从在欧洲艺术学院中产生以来,就曾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学院艺术陷入了“折衷主义”的低潮。直到后现代主义开始发展,鉴于更多元的看法,学院艺术重新受到重视,重现在艺术史书籍和艺术界的讨论上。今天的学院艺术家不断吐故纳新,形成新的风格。而一些曾被视为对抗学院艺术的艺术风格,也被人归入广义的学院艺术之中。
当下,中国的艺术家们几乎都毕业于各大美院,而却有部分的艺术家不承认他们的创作被视为“学院派”。本次学院展的学术主持杨小彦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谈到,学术主持杨小彦强调,此次展览定名为“中国·学院青年艺术展”其中的“学院”却并非指一种风格流派,而是指出一种现象。严格来讲“学院派”不是一个风格概念,是一个信息。你刚刚说了,已经说出来了,就是今天中国艺术的主体界都是经过美院的培养出来的。包括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在内都是在美院经过教育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艺术界就是一个学院派的,它跟西方或者我们在艺术史上所说的作为风格,作为流派,作为群体的学院派,有重大的差别。这其实是个事实。这是个中国的事实。
杨小彦还认为在中国学艺术的人,跟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尤其从他们这一代学艺术的人为例。今天中国的艺术似乎有个狭义的说明,中国的艺术界的主体力量都跟学院有关系,都是学院训练,培养出来的,都是在学院受教育出来的。西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刚刚创立的时候,很多主力画家恰恰相反,他们是拒绝进入学院,不去学院学艺术。比如说莫奈、梵高、高登、塞尚、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名家,他们开始的时候是考不上学院,比如说莫奈年轻的时候考不上法国皇家美术学院,但是后来很快他们就拒绝学院。这样的话就存在着在西方二十世纪初叶的时候就存在一个“学院派”。学院派其实指的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有传统造型功力的,一帮在学院教书的老师。但是今天美术史却把它们做成二流画家,甚至是三流画家。那么一流画家都恰恰相反,都到后来是很自觉地抗衡学院,以至于形成与学院训练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一点和中国有重大的区别。
杨小彦还强调,他一直反对在中国用西方那个风格学的那种概念来教学,来当中国的这个艺术现实。因为他们这一代人,包括欣赏美术,数数哪个不是学院出来。当代艺术的四大天王,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更不要说主流地这些艺术家,跨界的艺术家,有哪个不是学院出来的学生。虽然有一些有可能是个别的,业余训练的,也是在这些学院训练的人培育下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所谓的学院派,它指的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它是一个风格的概念。
“学院派”在中国是一个广泛的一个现象,相应的展览专门把一批批学院里在校或是毕业的作品都推介出来。在杨小彦看来这是一种“前移的未来”的现象,“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学院是培养艺术界有生力量的重要一个平台。艺术界的有生力量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培养、训练出来。由于这个原因,学院里面学生的作品就真的很可能预示着未来。过了若干年后,他们就是主体、主力。等我们老去,他们就会成为中国艺术界的主体力量。当下的事实、现状就是这样,所以把他们提升出来。我想象是准确,因为在中国我很难想象去到一些地方去提升一些民间的学画画的人,在它们当中去找出有代表性的艺术力量是不能。这个前提是有关系的。”
由市场挑选艺术而非艺术家迎合市场
近年中国的企业介入艺术推广已经不是新鲜事,这些介入是否会促使青年艺术家更加关注市场,而不注重创作?杨小彦就此谈了自己的观点:这分开两面。首先企业介入不是一个坏事,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关心艺术、关心文化。虽然可能会有负面效果,会由于企业的介入,青年人过早过快地商业。但是我的前提是不能把商业化做成完全负面的概念。中国艺术发展多年在逐步成熟,艺术市场成熟的很重要的标志,是市场挑选艺术,不是艺术家迎合市场。那么如果今天通过这种活动,有的青年艺术家已经迫不及待地自我商业化,那么我可以预言两个,第一个,长远的将来,他是失算的。不要以为你可以有才能去完全预估一个艺术市场,过早的迎合便会过早地结束你的艺术生命。这是艺术规律。所以我想肯定会有人,很快或者很早想市场化。
第二个艺术市场跟一般的商业市场的相比的特点是挑选的艺术家,由于有一定的艺术特征在里面,所以有时候所挑选的艺术家会存在一定的诧异。否则我们不能解释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否则我们不能解释所谓的四大天王,张晓刚。90年代中,我当时还在《画廊》做主编,做当代艺术邀请展的时候。当时张晓刚没有市场,1996年张晓刚的同学已经很出名了,罗中立、高小华都比张晓刚出名,80年代90年代张晓刚并不是很出名,但是所有出名的画家现在能说他们落魄吗。所以这里面就说明艺术界的一个淘汰规律。这是市场在挑选艺术。
杨小彦肯定地说,“越早把自己商业化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生命力越弱。我是做美术史出生的,这是美术史不断告诉我的事实。一个成熟的艺术市场是市场挑艺术家。你想迎合市场,但市场却是一直在变的。今天是个写实的,但明天可能又会喜欢细腻的。今天的抢家可能是暴发户,可能是产家。中国的富二代,富三代,他们在欧美读过书,他们还会喜欢父母辈喜欢的吗?不可能。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放心的,虽然可能会有负面影响,就是我的看法。”
在艺术发展中,应该鼓励企业家更多地投资艺术,更多地关心艺术界,推动艺术界的发展。因为这个推动艺术界的发展需要资本,需要经济力量。第二,当中若有人过早让自己商业化,那就让他商业化。因为历史会淘汰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情的。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恰恰要经过相当时间的酝酿。
今天我们艺术史所挑选的一些伟大的艺术家几乎无一例外早年,中年都落魄。落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坚持“他们当时所谓的不市场”。毕加索18岁到巴黎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靠别人养他,但他坚持。当时在学院当画家的,我们说他们是二流、三流画家,但是当你们翻开当年的报纸的时候,他们红极一时,非常出名,画作非常畅销。那么今天中国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
杨小彦最后还谈到他对现在的富二代有充分的信心。“就像我们习主席讲话就有底气,操作一个事情需要底气。他来源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不要以为富就是原罪。我觉得不是罪,富二代爆发,我是很能够理解的。的确,邓小平主席创造的机会让很多贫穷的人暴富起来,虽然修养没有跟上,但是有二代,甚至有三代可以培养。贵族是养出来的,你有钱但是我给你一个亿你也不成贵族,不是开法拉利就是贵族,真正贵族还喜欢踩单车呢!”
更多内容请前往“从这里开始——中国·学院青年艺术作品展”专题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领…
-
2021年7月16日,意大利当地时间十七点三十分,中国龙南“围屋之变—关于中国移民建筑的对话”…
-
为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优秀艺术成果反映特区建立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在市委…
-
四十年的光阴,不只是记录似水流年,还有我们曾经的印迹,这岁月刻划不可磨灭的痕迹,再识从前,才能…
-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主要是以展现上世纪八十年末到新千年代的期间,王学仲…
-
于深圳而言,时间是一个被量化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量化概念。站在莲花山顶,我们会说:“看,这就是深…
-
来了~ 10月3日-12月13日 由 木星美术馆 和 FAS潮流艺术空间 合作的 最潮流最未来最硬核的…
-
烟斗最早来自美洲,随着大航海时代的经济贸易往来,烟斗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烟…
-
9月10日是“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正式实行付费参观制的第一天。当天下午3点…
-
独立艺术家徐彬觉一《慈悲之美》千佛艺术计划,从2014年开始至2020年7月7日历时六年终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