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讯
“绵延·致远”——四川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展

“绵延·致远”——四川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展

2017-11-21 11:03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4173







展览名称:“绵延·致远”——四川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7.11.25-12.30

展览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

展览开幕式:11月25日下午2:00

展览研讨会:11月25日下午3:00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  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版画博物馆

承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中国版画博物馆

组委会主任:苏新平 庞茂琨

组委会副主任:韦嘉 李康

策展人:何桂彦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版画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绵延·致远”——四川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展览将于2017年11月25日下午2点,在中国版画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共分为:“文脉与传承”、“乡土与地域”、“语言与修辞”、“图像与叙事”、“日常与现实”和“边界与实验”六个学术版块,将全面地呈现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从老一辈教育家到新生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与丰硕成果,同时也将探讨其新旧历史时期的创作谱系。



乐以钧《鲁迅像》  
32cm×22cm 凸版 


张漾兮《
抢米》 
22.5cm×29.5cm  1947 凸版 


江敉
《渔歌》 
59cm×30cm  1957 凸版 




文脉与传承


本单元第一个特点是时间跨度大,最早涉及到的前辈艺术家有苗勃然、乐以钧等先生,这次展览有他们1940年代创作的作品。而年轻的艺术家则有李川、韦嘉等,他们在版画界崭露头角则是2000年前后。

第二个特点是涉及到几代艺术家。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参与了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而且是四川美院版画艺术的奠基者与推动者。在前辈的艺术家群体中,有许多优秀的版画艺术教育家,他们言传身教,孜孜不倦,为川美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通过这个展览单元,我们不仅可以回望历史,追溯脉络,而且能感受到川美版画的学统、谱系的构建与绵延。




李少言《橘染川江》 
47cm×33cm  1958 凸版



江碧波《飞夺泸定桥》 
85cm×110cm  1961 凸版 



袁吉中《巧夺金沙江》 
72cm×102cm  1961 凸版



胡名《春雨》 
31cm×30cm  1980  凸版





乡土与地域


四川美院版画创作与四川美院的艺术创作浪潮曾有一个重要的交汇时期,那就是1980-1984年。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伤痕”和“乡土”两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这批艺术家在艺术风格和作品精神内涵的表现上有某种相似性,理论界将他们统称为“四川画派”。而事实上,“四川画派”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油画,另一个是版画。这在1984年“四川美院油画、版画进京作品展”上体现得尤为充分。虽然说“乡土绘画”得益于“伤痕美术”后期的“知青题材”,但在四川美院的创作传统中,却生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现象,那就是“乡土”与地域性的结合,并且,在地域性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现象。


钟长清《草地七月》 
83cm×103cm  2015 凸版 



徐仲偶《归途》 
58cm×58cm  1982 凸版 



其加达瓦 《湖畔》 
46cm×50cm  1982  凸版




语言与修辞


语言既是工具,也可以发展成为一套话语系统。就版画领域来说,一方面,语言、风格、形式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历时性的发展线索,同时,它们有自己艺术本体的逻辑;另一方面,语言与修辞又是一个时代政治诉求与审美趣味的表征。因此,语言与修辞不仅仅只涉及表面的视觉呈现,而且进行过多层次的“编码”。四川美院版画语言变革最重要的时期是1980中后期到1990年代初,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康宁、邵常毅、钟长清、徐仲偶等。当然,在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中,语言与修辞各有侧重。有的从形式出发,有的从媒介切入,有的则从图像入手。方法论的自觉,在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身上也有鲜明的体现。不过,与老一代的艺术家比较起来,差异不仅体现在媒介与形态上,更体现为作品的观念性表达。


康宁《独木之舟》 
40cm×175cm  2008 凸版 



《鸽子》邵常毅 
74cm×120cm  2015 凸版 



《雨见晴》韦嘉 
56cm×152cm  2014 平版 



《水平放置的头部》金洪钢  
81cm×120cm  2009  凸版 




图像与叙事


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绘画就面临“图像转向”的问题。传统的绘画更着重作品的主题性、场景性、文学性,而图像时代的绘画,则以图像为中心——图像既作为叙事的方式,也是意义的来源。1990年代,四川美院当代绘画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率先实现了图像的转向。在版画领域,一批中青代的艺术家,像忻海洲、张濒、李仲、李川等在图像与叙事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对于这一脉络的艺术家,也包括更为年轻一些的艺术家,如杨湧、臧亮、舒莎来说,一方面,图像成为连接现实的媒介,从符号的角度,为作品注入了各种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版画的复数性与对制作过程的强调,尤其是丝网版自身不可替代的特点,艺术家可以不断对图像进行“再编码”,使其在新的视觉结构与图像修辞中生成新的意义。


《消费景观·2017 IKEA 豹款》杨湧 
80cm×120cm  2017 综合版 



臧亮《遥远的天空I》 
88.7cm×42.5cm  2010 凸版



《操作》李怡君 
120cm×150cm  2015 凸版



苏昱铭《Man and gun》 
152cm×112cm  2017 平版




日常与现实


现实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艺创作的主导方向与重要原则。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一脉,就来自于现实主义内部的发展与蜕变。在四川美院的创作谱系中,现实主义有深厚的积淀与完整的发展脉络。譬如“伤痕”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乡土绘画”的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景观现实主义,以及2000年以来的“新现实主义”倾向。在本单元中,既有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也有对西南的地缘特点与生存经验的表现。所谓的“日常”,实质是强调一种个人的、微观的、碎片化的表达;在题材与意义指向上,可以是日常的景观,日常的生活状态;其价值在于,在那些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与既定的思维状态中,强调不可替代的、充满活力的个人经验。



郭伟《房间里的云之三》 
95cm×80cm  2006 平版



忻海洲《怎么了?3》 
73cm×45cm  2005 孔版


刘海辰《风景》 
50cm×65cm 2014 凹版


《搪瓷 红双喜》游宇 
92cm×120cm  2014 凸版 



边界与实验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界曾出现过许多前卫艺术的浪潮,虽然说,其重要的特征是追求美学前卫与社会学前卫。但是,就版画领域来说,因为自身有强烈的媒介属性,以及相对自律、规范的艺术本体系统,所以,很少受到前卫艺术的冲击。尽管如此,当艺术以不可扭转的方式向多媒介、跨学科方向发展,尤其是当艺术创作变为一种知识性生产时,版画艺术似乎很难再独善其身,裹足不前,封闭在原有的系统里。事实上,2000年以来,川美版画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这些都为年轻一代艺术家进行积极的艺术实验创造了条件。但是,此次参展的作品,我们给予了必要的限定,那就是,所有实验类型的作品,包括跨媒介的作品,其创作的逻辑,抑或是出发点,仍然是从版画出发的。这里说的“版画”,更倾向于一种版画的思维与创作方法论。


何桂彦
                            2017年11月12日于四川美院虎溪校区



顾雄 《黄色货轮》 
2017 装置
 

李川《时空裂痕》 
2010 装置


王静鹏《被规训后的剩余空间》 2015 装置 


《没有观察者的凝视之幻象秩序》董勋  
尺寸可变 2016  电视、金属板、投影仪、铁床




(来源:川美版画系)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创意与传承——2017深圳书坛正书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上一篇] 艺术圈到底对时尚做了些什么?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