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焦点要闻
2015深圳公共雕塑展“镶嵌”在中心公园

2015深圳公共雕塑展“镶嵌”在中心公园

2015-11-03 11:46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郑莹      浏览次数:3353

      镶嵌——2015深圳公共雕塑展策展理念

      公共雕塑展不同于一般的雕塑展览,无论是展览的空间还是作品,也不管是策展人或是艺术家,都必须以“公共”为前提,公共的空间、公众的介入是展览最原初的使命。但展览的公共性并不意味着对创造性的扼杀,更不代表我们停止了思考,只是在创作和展览上对艺术家和策展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展览的场地是中心公园,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眼前精心雕琢的自然景观所感动,那是一种公认的、城市生活所必备的绿地。在自然和美的面前,获得审美的愉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深思这份感动和愉悦,心中多少会有些异样,毕竟人造景观和自然天成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高楼林立的深圳,为何在城市中心的地段出现了这么一块优雅的的绿地?若扩大思考的空间范围,深入思考下去,在郁郁葱葱的岭南大地上,一个小小的渔村何以在短短三十年内骤然突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倘若再延展时间的轴线来看,沿袭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华夏文明,又怎么在百年间融进了西方的科技和制度……其实这些疑问早已有了答案。回到思考的原点,面对着即将举办展览的中心公园,所有游走的思绪都化作一个词浮现于眼前——镶嵌。镶嵌从物理到精神及意识形态层面,大致可分为三种:

      1. 镶嵌意指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的方法,本是一种工艺手段和构造方式。其实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中,这种“镶嵌”也随处可见。尤其近现代的中国,思想变革、社会转型,镶嵌的方式几乎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农村围绕的城市和城市中一息尚存的“农村”;西式房屋里的中式家具和中式茶几上的IPHONE手机。

      2. 镶嵌一般是将异质的两种材料构筑在一起,而其作为一种审美结果,正是建立在这种材质的差异之上。异质的强行嵌入,使原本两种不相干的材料发生了关系,并拥有了新的可能。环顾周遭这种“镶嵌”出的“新可能”比比皆是,大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小到广州本田、一汽大众,还有肯德基里的皮蛋瘦肉粥和油条。可以说,我们就是生活在这种异质镶嵌后产生的新的可能之中。

      3. 镶嵌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最初的目的是装饰,或言美化,本质上讲是人类意志对自然的干预。将这个概念推而论之,就比如中心公园的由来,我们先是对自然大刀阔斧,将一个渔村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又在这钢筋水泥之中留下了一块人造的自然。于市民而言,这当然大有裨益,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整个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反讽呢?更不必深究的是,但凡大城市的公园,几乎都在平日门可罗雀,而一到假日又人满为患,这情形让人和自然都有些尴尬。我们可以用珠宝镶嵌首饰,也可以用绿地镶嵌城市,不过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习惯了干预和改造自然的时候,想回头重新寻找自然的路,也许要比想象中曲折的多。

      2015年11月13日,中心公园将迎来15位艺术家和15件作品。展览本身就是对公园的一次“镶嵌”,它既是一种构建方式,又蕴含着新的可能,同时也是对人为干预过的自然的再一次介入。希望通过镶嵌这一母题,能引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并最终将展览“镶嵌”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走向现代——杨佴旻水墨画展”在青州开幕
[上一篇] 全国中国画名家汇聚“墨韵岭南”再掀东莞文化盛事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