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览现场
318报道 | 关山月美术馆第六届“青春心印”创新开展,与深圳城市文化特质相融相通

318报道 | 关山月美术馆第六届“青春心印”创新开展,与深圳城市文化特质相融相通

2019-12-21 19:57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4077


自2014年关山月美术馆首届“青春心印工笔画展举办以来,已陪伴青年工笔画爱好者走过五个春秋,在这个冬天,终于成功迎来了第六届“青春心印,全新的展览结构让传统工笔画生发出新的活力。20191221日下午,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内,“青春心印——第六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清馨启幕。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战国帛画。唐宋时达到鼎盛,诞生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以及永垂丹青史册的经典之作。唐宋后随着古代中国的国力渐衰和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日渐式微,到清末可谓衰败至极。从鸦片战争始,中国开启了民族复兴的进程,几代人上下求索,艰难前行。可幸的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奇迹,工笔画也随之开始复苏,而中国工笔画真正迅猛的发展,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可以这样说,中国工笔画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是同步的。

就深圳而言,从1979年由宝安县撤县设市,到第二年成立经济特区,迈出了腾飞的脚步。到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两千多倍,经济总量居全国内地城市第三位。今天,深圳成为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典范,更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文化的新型现代城市文化特质,追求“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价值观。这得益于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更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反映。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互渗的学术氛围中,当代工笔画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得到张扬,大家以包容、开放、多元和创新的心态延接工笔画传统,同时又基于当代绘画局,向古今中外的视觉艺术汲取养料,使工笔画从精神内涵到形式语言都有很大拓展,并成为当代中国画坛最具创造活力和开拓精神的画种之一。中国工笔画开始了全面变革与复兴。中国工笔画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是同步的,今天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质与中国工笔画的文化特质也是相融相通的。这正是关山月美术馆从2014年始关注当代中国工笔画发展,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连续五年主办“青春心印”的原因所在。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第六届“青春心印展览为更好地研究、推广优秀青年艺术家,采用更有针对性、也更为开放的“主题展+空间项目”展览结构。美术馆一层为第六届青春心印的展厅,中央厅和C厅为此次青春心印的主展厅,另外有三个空间项目,一是A展厅艺术家黄俊伟的“清风与归”,二是B展厅艺术家林于思的“心经幻变”,三是利用中央U型厅艺术家杨光的“观-景”。作品的征集延续往届名家特邀、学科专家提名和投稿相结合的方式,以期多角度呈现新时期工笔画艺术群体的最新创作成果,探索当代中国工笔画新的表达方式。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29日,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前去关山月美术馆,一同感受青年工笔的心印之迹。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策展人 贺翔女士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湘波先生 致辞

首先感谢我的同事,本次展览策展人陈博、贺翔的策展团队,感谢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学术主持朱小钧先生,感谢原深圳市委书记历有为先生对我们美术馆的支持,感谢各位参展的艺术家。其次,深圳作为年轻的城市,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社会文化的新型现代城市文化特质,追求“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价值观,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质与中国工笔画的文化特质也是相融相通的。最后,青春心印这个平台主要是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探索当代工笔画新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在这里成长,关山月美术馆长期关注当代青年美术的创作,关注青年工笔画,也是关注未来。


本届青春心印展览学术主持 朱小钧先生 致辞

今年和前五年最大的差别是空间项目的出现,一年前我们在讨论这个展览结构时,思考如何让传统的工笔画突破绘画的局限性,生发更多新的可能,于是诞生了空间项目——杨光的“观-景”、黄俊伟的“清风与归”、林于思的“心经幻变”。从题目可以看出这些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当下的理解,用传统的的元素,生发出新的可能。今年主展厅部分的作品最大的变化是,年轻的艺术家们展现了多元的思维模型,即大家在重要的学科领域的顶层逻辑,年轻的艺术家不再甘心工笔画局限的传统艺术领域,而在不同的门类,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探索出新的可能,大家把青春和热血复活在每一张纸上。展览名称“青春心印”,青春最美好的事情是,在最美好的年纪,把一切都生化为可能,“心印是佛教用语,传递的是我们不必依靠任何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的青春的心迹显现在每一张画面上,这也是我参与六届青春心印得到的一个非常深刻的体验: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


艺术家代表 此次青春心印·空间项目“清风与归”的作者 黄俊伟先生致辞

很荣幸我们能参加此次第六届青春心印工笔画展,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画传统的架上工笔画的,在我的画面里会有很多关于空间的思考,青春心印的空间项目给了我提供一个很好的表达的舞台,将我创作的工笔画不断拓宽去尝试工笔画之外的新的可能。感谢陈馆长和策展人,在布展过程中,策展人团队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我的各种要求,希望青春心印工笔画展在未来越走越好,可能有更多的项目来帮助青年艺术家,关注我们的成长。


合影




【展厅现场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青春心印 ·主题展  

毕晓慧 The double 绢本设色 52.5x76.5cm_2019

崔亚鲁 三月三踏春 纸本重彩 50x70cm_2018

方园 谷心 纸本设色 70x60cm*2_2015


   
郭婷 纵-2 纸本设色 48x116cm*2_2019

何季洵 仙蒂还疑出海心 纸本水墨 180x97cm_2019

黄业达 格竹15 绢本水墨 130x50cm_2018

蒋超凡 在人间9 纸本设色 46x125cm_2019

李戬 角度 纸本设色 108x77cm_2018

李孔 危险的垂钓者 纸本设色 60x80cm_2019

李盼盼 苗寨之歌 纸本设色 138x104cm_2018

栗玉莹 失·象 绢本设色 61x280cm_2019



梁力成 错格的幻影——生息 纸本设色66x136cm_2019



  

梁文浩 夜桂系列 纸本设色 168x45cm*2_2018



廖晓青 本体状态2 纸本设色 尺寸可变_2018



刘皓璐 路过四 纸本设色 55x55cm_2017



毛嘉嘉 如是我闻——26 绢本设色 126x90cm_2018



苗瀚文 都市·远方-2 纸本设色 153x80cm_2019

戚锋宇 小憩 纸本设色 235x134cm_2018

邱逸曼 缀玉 纸本设色 86x68cm_2018

宋丹青 远方 纸本水墨 70x120cm_2019

万国龙 墨韵系列 纸本设色 107x39cm*5_2013

王光林  轻舟又过万重山 纸本设色165x360cm_2017




王晴园 Treasures Boxes Ⅰ 木、丙烯,纸上彩墨 48×32x5cm_2019

魏治明 迹之三 绢本设色 112x41cm_2019

文晢 木人石心册 绢本重彩 26.5cm×26.5cm*9_2019

吴锦洵 生生不息 纸本设色 181x99.3cm_2019

吴俊谕 解构·街景2 纸本设色b25x20cm_2018

武一杉 向外 绢本设色 60x80cm_2019

武卓晓 俞杉 纸本设色 88x102cm_2019

萧博骏 潘朵拉的盒子(二) 绢本综合材料 65x53cm_2017

许洁娜 纸本岩彩 80x80cm_2017

余江玲 婆娑世界之三 纸本设色 17x16.5cm_2017

臧玉琴 ~及 纸本设色 138x59cm_2018

张纯 《相对论》NO.5 纸本设色 86x55cm_2018

张峻滔 琉璃镜系列之三元(状元) 纸本水墨 35x35cm_2019

张孙哲 碑痕.时间算法 绢本水墨 230x230cm_2018

周博华 一指 纸本设色 67x93cm_2019

周千然 水火相融 绢本设色 138x69cm_2017

庄颖 造型树之四 纸本点染 46x46cm_2016





   青春心印 · 空间项目  

清风与归 | 黄俊伟


取自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超诣》:“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游离于现实生活体验的超脱意境,便是此项目方案所要尝试营造的效果。

将已有的工笔画创作中所描绘的思想意境,通过实物装置、位置经营等当代性的空间剧场转化,拓展出一种融合情、境、物的综合可能性,以此来实现“立象尽意”。

“象”作为感官可以捕捉到的元素,如墙面的绘画、实物装置等是此方案所要呈现“意”的视觉载体,这里的“意”则是所有这些空间关系的产物。

通过连接二维(这里指传统架上绘画)和三维(即眼前所见的各种实物装置),形成一个特定的空间场域。这里所展示的空间是一种人、物、场的错位运动关系,随着观者的游走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切换,似真亦幻。而这种移步换景的视觉体验又与中国画中特有的散点透视相暗合。通过这样一场空间剧场互动,来探讨和延展传统东方绘画美学的自然观和哲学观,使观者的视觉体验、情绪和意念都归于自然的、相互的关系之中。

——黄俊伟


项目整体手稿示意图


缚石之二 绢本综合材料  40x60cm_2019

清风与归之四 绢本综合材料 60x150cm_2018

一隅 绢本综合材料 40x60cm_2018




心经幻变 |林于思

我们在听某些音乐的时候,会有场面感。在读某些文字的时候,会有音乐响起。也恰如我读到“是故空中无色”的时候,天空在我眼中出现。

我从来没有画过要连接这么多张纸的作品,两米二宽一米高的纸,用了二十张,这是我一次买下的一小批纸,卖家说是二十张,他数漏了一张,因为之前我已经用掉了一张。冥冥中这个作品需要一个整数。

大学时期我学工笔花鸟,特别规矩的那种,临摹过历朝历代的大师,也临摹过当下许多名家,见到喜欢的作品都会回去默默的尝试一下人家的方法,有杀错,无放过,获益良多。大概十年前我开始逐渐放弃三矾九染的画法,从重新思考传统绘画的重点,建立属于自己的绘画方式和创作架构。

中国传统绘画讲求笔墨,因为墨是最先面世的颜色,所以墨拥有了第一选择权,而其他颜色没有这个待遇,我觉得应该赋予其他颜色这个权利。把图片调成黑白,其他颜色也是灰度之一,它们应该有“被用笔”的权利。笔墨这个词汇我们不会改变,但行动上可以改变。

我在这个作品中运用的所有色彩都调了灰度,试图营造一种似有似无的彩色世界,它们隐藏在一个灰度中,集结而变成力量。

这是我看心经的转换,我到现在也不会背诵心经,抄写不超过十次,每次感受不同,有时迷幻,有时笃定,这就是人生。

——林于思


展示示意图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观—景|杨 光

《新盆景系列》借用中国传统“盆景”的形式,让工业文明最具代表性的金属——“不锈钢”和活的树木并置,形成新的景观。冰冷的不锈钢材料与温暖的、活的树木产生对立、矛盾和冲突,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矛盾和对抗的含义,以及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间的语义冲突。

《折枝系列》是利用具有见证当下科技文明的电子垃圾为雕塑材料,这些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废弃物,利用它所创作的作品,本身就有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意味,作品通过电路板特殊的肌理和质感,呈现出一种令人触目惊心的“美丽”。两个系列作品不仅仅是一个观看的对象,而且是一个思考的对象,观念化的对象。


——杨光
 项目布展方案
                            
新盆景2003 不锈钢、榆树 30x25x100cm_2003

新盆景2009 不锈钢 60x35x90cm_2009

折枝 电子废弃物 80x44x19cm_2017




【展览信息

青春心印——第六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

地点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中厅/A厅/B厅/C厅

展期
2019/12/20 - 12/29

艺术家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主题展
毕晓慧   崔亚鲁   方   园   郭  婷   何季洵
黄业达   蒋超凡   李   戬   李  孔   李盼盼
栗玉莹   梁力成   梁文浩   廖晓青   刘皓璐
毛嘉嘉   苗瀚文   戚锋宇   邱逸曼   宋丹青
万国龙   王光林   王晴园   魏治明   文   晢
吴锦洵   吴俊谕   武一杉   武卓晓   萧博骏
许洁娜   余江玲   臧玉琴   张   纯   张峻滔
张孙哲   周博华   周千然   庄   颖     

空间项目 
黄俊伟   林于思   杨  光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展讯】大美精微——陈湘波艺术精品展
[上一篇] 【318专稿】“锦心淡墨”亮相坪水相逢艺术书房,展四位青年工笔画家和而不同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