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康斯特伯:徘徊乡野间的初心少年
2019-06-14 10:00 来源:卢浮宫博物馆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5377
6月11日 约翰·康斯特伯出生于英格兰东部的萨福克郡 (Suffolk) 父亲是当地一名富有的粮食贸易商人。
康斯特伯从小喜爱绘画,虽然没有被禁止,但家里人并不支持他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事实上康斯特伯是家里的二儿子,但根据记载,大哥很可能智力上有缺陷,因此继承家业的重担落在了他身上。康斯特伯的确曾尝试在家族工厂里工作过,但最终是弟弟亚伯兰接管了家业。
1792
被寄予厚望的康斯特伯被送入全日制寄宿学校,但严苛的教会学校显然不适合他,16岁学业中断的康斯特伯回到家里的磨坊帮工,空闲的时间均徘徊在附近的乡野里写生,这些熟悉的景致将成为他未来画作的绝大部分主题。
“ 从磨坊水坝里流出的潺潺流水声,柳树,腐朽的旧木板,潮湿粘糊的柱子以及砖砌,我喜爱这样的东西 ”
“ (这些场景) 造就了我成为一名画家,我如此感激 ”
1799
康斯特伯终于说服父亲,支助他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接触到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 克劳德·洛林(Claude Lorrain) 与鲁本斯(Rubens) 等大师的作品,并在早期对风景的光线笔触的处理中展现了他们的影响。
1802
婉拒了本杰明·韦斯特 (Benjamin West) 的提议,放弃担任皇家军事学院(Royal Military College)绘图大师的职位,而是更坚定了自己对风景画的追求。
“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在复制图像,在二手创作里找寻真理... 我并没有如我所设想的初衷那样,在精神的高度上再现自然,而是更多在尝试让我的作品看起来像其他人... 已经有足够多的画室给描绘自然的画家了。对现今的伟大颠覆是勇敢的尝试,是超越真实的企图。 ”
1803
康斯特伯的风景画作终于出现在皇家美术学院的展览上。
4月几乎一整个月,都在库特号(Coutts)上度过,这艘东印度公司的船舰航线从伦敦开往中国。
1806
康斯特伯在英格兰西北部湖区 (Lake District) 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游历,但在给友人的信件里袒露了自己深感孤独与不适。
虽然康斯特伯偶尔会去远方旅行,但那些风景无论多么壮丽都无法触动他的内心,总是觉得不满意,而最终使画家感觉安定的,还是家乡那些安静祥和的乡村景致。
在他的风景画不受欢迎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康斯特伯也会接受肖像画的委托,但这些肖像连艺术家自己都认为相当乏味,只是运用手艺换口饭吃。
1809
画家对家乡温柔景致的眷恋同样体现在他的婚姻上,与年少时期便相识的女孩玛利亚·伊丽莎白·比克内尔(Maria Elizabeth Bicknell)互诉衷心,但玛利亚的父亲作为国王海军的律师,看不起这个“没有远大志向”的年轻人。
为了获得岳父的认可,康斯特伯只能废寝忘食地接单,靠销售画作积累资金,以证明自己不是“不可托付的穷画家”,这种肉体的疲劳与精神上的疲惫持续了数年。
于此同时,他的风景画一直不受重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 (John Ruskin) 甚至批评他只不过是一个勤劳无辜的业余爱好者,言下之意便是我知道他在风景画上付出了努力,但都不配我以画家的出发点去评论。可想而知这样残酷的话语,对画家的打击有多大,但康斯特伯还是坚持了他的风景画之路。
1816
终于与心爱的姑娘在伦敦圣马田教堂 (St Martin-in-the-Fields) 完婚,那年康斯特伯40岁,婚后育有7个孩子。
1819
入选皇家美术学院候补委员,十年后才最终获得认可。
1824
参加巴黎艺术沙龙,独具特色充满创造力的风景画引起轰动,获得金奖,以及艺术圈的高度赞誉。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 (Delacroix) 就曾被他画作中闪烁的光线与细碎的色彩所震撼,立刻回到自己的画室将自己作品« 希俄思大屠杀 » 的背景重绘一遍,赞叹康斯特伯的风景才是真的风景。
1828
成为皇家美术学院正式成员,刚诞下小儿子不久的妻子玛利亚因肺结核去世,深受打击的画家不再寻找新的美丽风景,虽没有停止作画,但基本重绘过去的作品。
此后的余生画家几乎只穿黑色衣服,并独自抚养7个孩子,在给弟弟的信件中写道:
“ 我每个小时都会感受到我的天使离开了,只有上帝才知道我的孩子们将如何长大... 整个世界的样貌对我而言完全改变了。 ”
1837
3月31日,康斯特伯逝世,与妻子一同葬在汉普斯特的圣约翰教堂( St John-at-Hampstead Church)
艺术影响
相对于在英国艺术圈的不受重视,康斯特伯的作品在法国却备受赞誉。
1824年在沙龙展中一举成名的康斯特伯收到了许多的访问邀请,但他都拒绝了,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表示:
“我宁愿(在英国)做一个穷人,也不做一个在外国的富人”
虽然在艺术评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在经济上康斯特伯终身从未获得成功。
尽管没有明确说明,康斯特伯的实际行动表现了他对旧有制式美术教育(尤其风景画)的反对立场:
“ 当我在自然中坐下来写生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忘记我所看过的画 ”
他也从不满足于遵循某个单一的公式,在他眼里美是没有固定模式的。
“没有哪两天是相同的,甚至没有哪两个小时;从世界的创立开始,就连两棵树的叶子都不一样;真正杰出的艺术创作,就像大自然一样,都是彼此截然不同的。”
康斯特伯前往户外写生,直接在自然中学习并创作的精神,激励了一众艺术家离开巴黎前往乡村,主要前往枫丹白露森林里找寻自然真理之美。而森林边缘的小镇巴比松 (Barbizon) 更是成为了画家们的聚集地,后来这些画家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不需要壮丽的大景致,不需要宏伟的古典建筑,也不需要伟大的历史人物或神圣的宗教主题去升华风景,而是强调科学的自然写实,同时定格宁静致远的一幕,仿佛迎面吹来的微风,带着草木的气息与鸟鸣蝉噪。
康斯特伯在风景画作上的大胆革新,甚至可以说对之后的印象派也产生了影响。
比如其画作的特点之一,对树叶反光的处理,直接使用零星的小白点来表现,在此之前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此“刺眼”的颜色,既不符合色调的调和统一,也不符合植物原本的绿色。
然而康斯特伯所描绘的就是“事实” 这就是他在自然中亲眼所见的,当风吹过,叶片在强烈光线中闪烁的银白色。
再后来印象派对光的追寻,即使被嘲讽 “ (画的什么不知道)只是给人留下了一些印象 ” 画家们也没有放弃初心,相信自己的所见,在户外找寻最“真实”的美与感动。
也许康斯特伯自己都没有想到,一颗微弱闪烁的小光点,倒映在一双又一双的眼睛里,最终汇聚成了灿烂的星河。当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依旧还是那个手执画笔在田野里描绘自己挚爱家乡的简单少年。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这个系列是当代艺术的结晶,却同时带有古典气息,其他同系列作品早已纳入全球各大知名博物馆馆…
-
一句话总结世界著名画家的画风,下次逛美术馆不用发愁了
-
“我想要为你画像,可是对你的爱太多太丰富,我竟不知道该用什么色彩。”…
-
你真的读懂李苦禅了吗?
-
当现实世界充满了丑陋和不堪,该去哪里为灵魂寻找慰藉?
-
何香凝是我国现代最有成就的女画家之一。
-
20世纪3位最伟大女性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弗里达、卡灵顿、奥本海姆!…
-
他很黑,但并不影响他红得发紫
-
印象派女神玛丽·卡萨特和她留下的一堆萌娃娃!
-
“女神”赞美者,拉斐尔前派大师—罗塞蒂与他的三位灵魂缪斯
-
看看这7位绘画大师,是如何把自己安插到大作里的!
-
当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依旧还是那个手执画笔在田野里描绘自己挚爱家乡的简单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