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经典鉴赏 文艺复兴
丢勒 (Dürer):美与真理都在自然里

丢勒 (Dürer):美与真理都在自然里

2019-05-23 10:02      来源:卢浮宫博物馆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5783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1471 - 1528

548年前,1471年5月21日,神圣罗马帝国的纽伦堡 (今日德国) 诞生了一位北方文艺复兴最重要也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

丢勒出生于金匠家庭,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金工的技艺,在发现他的绘画天赋后,父亲将他送到画室当学徒。大约1486年底开始跟随纽伦堡的米迦勒·沃尔戈姆特 (Michael Wolgemut) 学习绘图与版画,3年后学成出师。

由于仰慕科尔马的版画大师马丁·斯重高尔 (Martin Schongauer) 丢勒决定开始游学生涯,前往科尔马跟随大师深造。1490年中,复活节后丢勒离开了纽伦堡,没有明确的记载,据推测他可能先去了趟荷兰。所以当1492年初丢勒到达科尔马的时候追悔莫及 (纽伦堡距离科尔马只有几天的路程) 大师已经在1491年去世了,丢勒只能参观工作室缅怀。

随后丢勒又游历了巴塞尔与斯特拉斯堡,创作了一些作品,在1494年回到纽伦堡,并于5月完婚。

婚姻


阿涅斯·丢勒
1475 - 1539

虽然丢勒在不少作品中都描绘了妻子阿涅斯·丢勒的形象,也没有记载他有任何挚爱的情人/模特,但显然这依旧是一段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寡淡结合,这对夫妇终身未育。

丢勒曾这样记述他的婚姻:“ 当我 (游学后) 回到家,汉斯·弗雷 (Hans Frey) 跟我的父亲已经商议好,把他的女儿阿涅斯·弗雷以及200弗洛林 (嫁妆)交给我。 ”

1494年底,结婚仅4个月的丢勒再次出发前往意大利,阿涅斯并没有跟随丈夫一起,而是留在了纽伦堡与丢勒的母亲一起经营他的版画作品。直至婚后18年,1512年阿涅斯才在一位仆人的陪伴下,参与丢勒前往荷兰的旅行,但根据丢勒的记载,他明显注意到阿涅斯很不喜欢他的朋友们,从未一起吃过饭。

自画像第一人

早在13岁时,丢勒就为自己画了第一幅素描自画像,这比达芬奇著名的“老人头像”(推测为自画像) 日期还要早了20年。

目前已知总共有9幅丢勒的自画像,有素描与油画,大部分都签名注释并标注日期,这种对自我的强大关注非常特别。这些自画像反映了艺术家对自我的深度思考,我们不仅能看到他在年龄上的增长,外貌上的改变,甚至能读懂他心灵精神层面的变化。

其中两幅自画像最为“惊世骇俗”:

第一幅是创作于1500年的木板油画,画家在纯黑的背景下正面直视观众,简单的衣饰没有一丝浮华,胸前的手势意味不明,但似乎是在模仿耶稣基督。

这样的推测不无道理,事实上根据当时的观念:人物肖像只能描绘侧面或者45度角的侧脸,正面肖像是非常大胆而冒犯的,只有极高荣誉的人才能采用正脸,在宗教主题中通常是上帝与耶稣。

在没有任何表现元素的黑色背景上,丢勒签上了自己著名的花押字 (如下图) 与日期1500,并注释 “ 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在28岁用永恒的颜色描绘自我。 ”

第二幅是创作于1500至1512年间的裸体自画像,我们尚不清楚这张素描的创作初初衷与用途,画家没有描绘完整的身躯,缺失了部分手臂与小腿,但画中男子以毫无美化,极度写实的描绘方式呈现,是一幅在今日都极具冲击力的自画像。


丢勒 1493年绘 « 艺术家执蓟肖像 »
56 x 44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1493年绘 « 艺术家执蓟肖像 »作品细节


上面这幅丢勒的自画像就藏于卢浮宫博物馆,画家手中所执的植物为蓟。

这幅画可能是丢勒赠予新婚妻子的礼物,因为这幅画正创作于婚前,而蓟在德语里也称为mannstreu “丈夫的忠诚” 但这个假设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创作时丢勒对婚事的事先知情,而我们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

这幅作品的蓟也可能是暗指耶稣受难所戴的荆棘皇冠,而蓟这种带刺的坚硬植物在艺术家手上,正是一种象征使命。

水彩画

丢勒幸存于世大约百张水彩画,这些水彩画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丢勒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正如他自己所记述的:“ 我不知道美是什么,真实的艺术存在自然里,(自然) 它知道如何提取并精通 (艺术与美) 。”


丢勒 绘 « 母狮 »
16 x 25.6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绘 « 星鸦 »
13.9 x 217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绘 « 花 »
30 x 13.7 厘米 卢浮宫博物馆藏
其中丢勒在旅途中所作的系列风景水彩画,同样也被视为“第一人”:最早如实记录彩色风景的画家。

丢勒 1495年绘 « 从蒂罗尔南部看阿尔科山谷 »
22.3 x 22.3 厘米 水彩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这幅珍贵的阿尔科山谷风景便是代表作之一,保存状况良好,技法运用娴熟,充分体现了丢勒水彩风景的迷人之处。

画家在右上方用棕色墨水写着Fenedier Klawsen 指他在威尼斯旅程中所作的风景画,但紧随其后的花押字经鉴定却出自他人之手。也许丢勒的签名太具代表性了,后世某个拥有者为了让这幅作品更具说服力,模仿并伪造了这个签名,在今天看来还真是“画蛇添足”了。

虽然丢勒在水彩画上也颇有造诣,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新颖观念与自然主义,在丢勒在世时却并未直接影响他身边的人,仅对丢勒个人产生了影响,因为他更多将其视为思考研究的个人收藏而不是作品,并未主动分享或传播。

在丢勒去世后,遗孀阿涅斯与丢勒尚在世的两位兄弟平分了他的遗产,其中就有丢勒自藏的水彩作品,这些水彩画正是通过阿涅斯流入市场的。

版画大师

作为一位艺术家,丢勒赖以生存的技能便是贩卖他精妙的版画,那作为版画家丢勒优秀在哪呢?

在图像上:曾向优秀的版画师们学习,丢勒深谙德国版画审美与技巧,之后又前往意大利,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新风潮,将对神话故事的引用以及更科学的透视技法,几何度量等研究,都运用在了自己的作品里。

在技巧上:丢勒所处的时代,正是德国地区版画盛行高速发展的时代,版画的发展从木板到铜板。一般来说木板与铜板画很好区分,木板画的线条更粗,造型也比较生硬,因为材料与工艺的局限,木版画的原理是要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只留下印刷时想要呈现的线条,过硬的木料很难篆刻,而易刻的木料又要小心过细的线条在雕刻时断裂;而铜板雕刻的线条可以做到非常细致,因其原理是直接在铜板上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刻出线条,铜板上的图案即是印刷出来的图案,不过铜板画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金属的特质在经过多次印刷挤压后很容易变形,印刷出来的版画质量也随之降低。

而丢勒的闪光点,便是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版画很多都还是木版画,而木板并没有限制他的发挥,作品画面丰满,线条细腻灵动,以下是卢浮宫馆藏的丢勒木板画作品:

丢勒 « 耶稣复生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三位一体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三贤来朝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犀牛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耶稣荆棘冠头像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最后的晚餐 » 木版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木版画如此优秀的丢勒,用起铜板来,那更是犹如神助了,明暗过度柔和细腻到极致,以下是卢浮宫馆藏的丢勒铜板画作品:


丢勒 « 亚当夏娃 » 铜板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凯旋门 » 铜板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忧愁拟人形象 » 铜板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丢勒 « 财富拟人形象 » 铜板画
卢浮宫博物馆藏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展讯 | 阿卡贝拉——国际青年艺术家交流系列展
[上一篇] 展讯 | 陈拍岸:开什么玩笑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