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讯
【展讯】 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

【展讯】 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

2019-05-13 15:42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梁文凯      浏览次数:5380


展览名称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0日—19日

展览地点:岭南美术馆4、5号展厅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东莞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

承办单位: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岭南美术馆

协办单位:饶宗颐美术馆《东莞书画》编辑部、文化月刊社广东运营部


参展作者名单

王  镛    李小芳

(共55人,按年龄排序)

杨建平  朱元更  赵社英  毛智华  阴凤华  李贺忠  燕守谷  卢  野  刘怀勇  邵  巖  贾金柱  马  铭  张羽翔  葛晓弘  崔向君  周汉标  古  泥  徐圭逊  吴砚君  陈  杰  翟卫民  段  云  张建国  朱  零  蒋再鸣  肖文飞  徐  海  莫  武  殷延国  于风雷  陈广权  王东声  任艷梅  杨  涛  张东明  黄  群  李澍周  徐  磊  孟德乡  赵永金  曹爱国  于  江  蔡梦霞  高  翔  金美兰  董  玮  符书铭  衣雪峰  祖彦飞  张永华  李爱玲  孙  琳  晏晓斐  张  巖  王海勇  李成军  徐圣勋  戴裕洲  魏晓妍



【前 言

邹 涛

“寸耕堂”主人王镛先生是当今金石书画界的一面旗帜,他率领的“寸耕堂”学生群体,以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书法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在书画篆刻学科化、专业化发展的今天,业已形成庞大旗阵。
1963年中国美院率先在全国招收本科书法专业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招收中国画研究生时,特别指定招收一名兼攻书法篆刻的学生,王镛先生成为央美第一个书画篆刻研究生,在那个百里挑一的高考年代脱颖而出。

王镛先生从入学开始就已注定其专业的特殊性,中国画之外,书法、篆刻乃至艺术研究统合并进。作画如书,点线造面;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王镛先生认识到画与印,皆离不开“书”。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章草、今草、楷书、行书……无论刻、铸、凿等方式,还是缣帛、简牍、宣纸等载体,从实用而不断上升为艺术,逐渐由此化开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人艺术。书法是传统中国书画篆刻艺术的根。王镛先生从颜真卿上溯秦汉南北朝,下及王铎、傅山,更从砖瓦中探究“道在瓦甓”,熔秦汉南北朝并不为历代重视的“民间书法”于一炉,篆、隶、行、草,浑然一体,开创了当代书坛一种书法范式。由书法进而画法,篆刻,又以画法丰富书法,从印法感悟艺术本质。王镛先生的博学善思加上扎实的艺术实践,打通了书画印三者经脉,使之融为一体。

王镛先生认为,中国书画篆刻的传统属性要求,内求“古”质,外取造形,由字法、笔法、刀法出发,造势、造格局,通盘把握好整体感,得其"高古、古雅、古拙、古朴",便能医其俗,舍其甜,达到至高境界。为此形质,则又须注重笔墨表现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他从书画篆刻各个领域获取养分,甚至“皴擦”等古人书法不曾使用过的画法也被妙用,与缶翁篆刻后期制作暗合,笔下线条呈现出飘忽灵动的虚实情趣,完美地表达出所感、所思、所悟。

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评曰:“在当代艺坛,王镛先生是一位学术修养深厚而艺术风格卓立的大家。他在书法、篆刻和山水画多个领域都有丰厚的成果,影响跨越书画印三界,堪称独特的‘王镛现象’。”

今日,社会飞速发展,传统毛笔日常书写时代已经被“全媒体”时代取代,从毛笔到硬笔,再到电脑、手机,而今语音正逐步替代手写、键盘……科技日新月异,书法已经失去了实用性而发展成为一门“专艺”,王镛先生适时提出“艺术书法”论,表明了“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书法必将超越书写时代的日常实用水准而上升为更高层次的艺术范畴。

然而,书画篆刻艺术的审美,具有高低、雅俗等等不同层次,对美的认识、判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也有相当的主观性。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美学的鉴别能力,尤其自身缺乏高水平实践的情况下,很难读懂真正高雅的书画篆刻艺术。传统的书画篆刻作为融入中国人血液的文化基因,必将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精神探求。如何对其艺术内核深入挖掘,这是亟待普及、宣传和引导的现实命题。王镛先生及其学生的探索也正可说明今日这门传统艺术之曲高和寡,此次展览在某种程度上亦是“艺术书法”主张的现场诠释与解读。

“从艺方向的明确,审美观的建立,辩证的思维方法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独到判别,是形成自我艺术风格的前提。”王镛先生提出的这种教育主张,明确渗透在其教学活动中。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留校,王镛先生任教已近四十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书法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有众多进修生,桃李天下,风规自远。高校书法教育的学术性与系统性,使王镛先生充分展现出其教育才能,他鼓励学生多学多思、博学专精,严谨治学和适合自我的创作相结合,提倡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创作展览、艺事活动、研究著述等等,汇总成丰富而又极显个性特征的一个整体,其中多为书画篆刻全才,风格各异,各领风骚,已成为当代书画篆刻界的中坚。这是中央美院等高校书法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也是当代专业院校书法教育的典型模式。

东坡先生言:“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以笔以刀耕砚田,以书以画耕心田,期待着《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的盛大亮相!


【艺术家简介


李小芳 195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预科。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班研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画师、普陀山书院艺委会委员。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妇女书法展、中日妇女书法展、国际书法展、全国楹联书法大展、日中绘画篆刻展等。1993年应苏州文联邀请举办“李小芳书画展”。2007年于山东诸城举办“小芳画扇—李小芳回乡展”。出版有《小芳画扇》、《山水新篇章—李小芳卷》、《李小芳山水画专集》等。


王镛 别署凸斋、寸耕堂主人。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全国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部分展览作品赏析

李小芳 山水《清溪月色》 40×66cm

李小芳《山势泉流行书联》下 271×34.5cm

王镛 印 《不得意事常八九》 5.5×5.6 2018年

王镛  《赭墨纷披写秋山》  62×110cm  2018年

王镛对联 《文比诗追隶书联》上 131×22cm 2018年

杨建平  朱德《游南泥湾》  136×58cm  2017年

朱元更  《清篁幽鸣》 123×247cm

赵社英  王国维《人间词话》  39×65cm  2012年

毛智华 《身是菩提树》  136×68,2018年

阴凤华  《山中习静图》   138×69cm

李贺忠  隶书 《王原祁论画》  纸本  33×138cm,2018年 

燕守谷 《峄山遗文 阳嘉残石》 180×48cm 2016年

卢野  《阳光沐浴的城堡》 98×198cm 2013年

刘怀勇-行草《陶渊明诗句》180cm×90cm 2018年

邵岩  《行书》33×33cm2018

贾金柱 《九万里山河》 六尺整张 纸本

马铭 书法  138×34.5cm×2(2018年创作)
释文: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葛晓弘  《觅香图》67×67cm 2017年

张羽翔  《临疾患帖》  40×24cm  2018年

崔向君  《王维诗一首》  42×42cm  2011年

徐海  《百种千般1》

周汉标  《拟宾虹老-01》

陈广权  《山居飞洞》 纸本 48×48cm  2018年


318艺术部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西方画家笔下的母亲
[上一篇] 佳士得香港春拍上的“离心力”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