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经典鉴赏 现代美术
弗洛伊德 生前最贵的艺术家

弗洛伊德 生前最贵的艺术家

2013-03-17 14:09      来源:318艺术商城      编辑:杨洋      浏览次数:15308

说到“弗洛伊德”这个名字,人们一定首先想到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而今天318所谈到的这个弗洛伊德并不是心理学家,但与他也不无关系。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是西蒙·弗洛伊德的孙子。他是20世纪写实主义油画的重要代表。这位生于1922年的犹太画家,已于2011年7月在伦敦逝世。


卢西恩·弗洛伊德

在现代主义各种光怪陆离的艺术风格出现之后,很多人以为写实主义的绘画已经穷途末路。然而,弗洛伊德等一批20世纪卓越的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他们的谬误。不管外面正在流行什么,不管沃霍尔(Andy Worhol)在他的版画上印了几百个玛丽莲梦露、赫斯特(Damien Hirst)是否剖开了乳牛、昆斯(Jeff Koons)又做了什么巨型气球狗、钻石戒指雕塑,这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只是执着于同一个主题:人物。他是一个写实主义虔诚的殉道者,忠实的苦行僧。

卢西恩·弗洛伊德多半都在室内创作,地点就在他工作室里,没有花俏的场景、华丽的装饰,他笔下的人物传达了各种生命的情状、各异的心理、精神、情感状态。弗洛伊德继承了祖父的敏感,画作看起来充满沉郁和恐怖。

弗洛伊德最擅长的是人体绘画,人体是他一生探寻和表现的主题,他重复以身边的亲人、朋友为题材,持续画着室内肖像、人物画,不管艺术圈正在流行什么。他笔下的人物,看上去并不让人愉悦,那些人物往往是扭曲、神经质、甚至是丑陋的:肥胖臃肿的身躯,下垂的眼袋和乳房,耷拉着布满皱纹的皮肤。但不可否认,这些画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过,相信人们在不穿衣服的时候,能看到最深的本质和本能的欲望,“人的动物性很令我着迷……我喜欢看到人如动物般不拘束、不窘迫,自然本性的一面”。

天价作品


《沉睡的救济金管理人》(1995年)

一个肥胖的妇人横躺在沙发上酣睡,满身赘肉几乎让她从沙发上掉下去。这幅名为《沉睡的救济金管理人》的画作,2008年5月13日在纽约佳士得以336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亿多元)天价被一位俄罗斯富翁买走,打破了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的《悬挂的心》2007年创造的2360万美元的纪录,成为当时在世艺术家被拍卖的最昂贵画作。

这幅画作是弗洛伊德在1995年创作的,画中的模特叫休·蒂利。弗洛伊德曾说过,他“偏好不寻常的人,或者奇怪的比例”。 早在1993年创作《工作室的夜晚》时,弗洛伊德就用过蒂利当模特,画中,她以一种很不舒服的姿势躺在地板上,而她身上的文身则被弗洛伊德用肉色颜料遮盖了,弗洛伊德说,“我不要人们注意色彩,我要的是一种"生命的色彩"。”

伊丽莎白女王画像


弗洛伊德给女王画像

在弗洛伊德的模特中,要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最“大牌”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弗洛伊德忠实的粉丝,不仅收藏有大量他的画作,还请他画自己的肖像画。弗洛依德坚持要女王到自己画室做模特,至少70余次,因为“花这么长时间的好处是我可以在画作中融入不止一种表情”,他说。

在弗洛伊德的画笔前,众生平等,女王也并不例外。在当女王的肖像画公开之后,曾引发了英国媒体的热议,因为肖像中的女王,平凡得就像任何一个她这个年龄的女人,即使头上顶着象征最高权威的皇冠。在弗洛伊德眼中,女王首先是作为一个老年女性而存在的,他没有丝毫美化她的想法。英国《每日邮件报》认为画像中的女王“精力耗尽”,《镜报》则称其“表情冰冷”。有英国艺术杂志的编辑评价这幅画说,女王看起来就像个中风了的病人。还有批评称,该作品打破了王室肖像画固有的模式。

把作品中的人物画得“像”模特儿外在的容貌、长相并不是他首要的目的,长相也不是他选择被绘者的原因,更多时候,他企图了解坐在他眼前的这个人,为何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身后隐藏着什么故事?看着他的作品,常让人感到里头深刻地刻画了人性、人最坦率的一面,不管是喜悦、快乐、不安、焦虑、悲 伤、茫然,或若有所思等作为人在生命历练中,所有的种种复杂情感、生活状态,弗洛伊德皆传递出他对于“本质存在的喜爱与包容”,如其自言:他试图以为每个主体写自传的方式来处理他的画作,它们是关于希望、记忆、愉悦与真实感知的结合。


《Ib和她的丈夫》(1992年),这是弗洛伊德的女儿伊莎贝拉和她丈夫的画像。纽约佳士得2007年11月13日拍出,1936万美元


《静思》(自画像) 1985年

卢西恩·弗洛伊德于15岁时进入了工艺美术学校,由于犹太人的背景,在1933年他们全家便迁往伦敦,1939年弗洛伊德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受业在校长莫里斯门下。20世纪30年代他的绘画题材宽泛,此期他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古典绘画技法,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时期他的绘画题材最多的是人与静物、植物相搭配的室内场景,绘画技法较为精巧细致,吸收了丢勒、安格尔、门采尔、荷尔拜因等古典大师的线描风格。与这些大师不同的是,弗洛伊德在造型语言上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其作品中已经开始具有了某种对客观对象精神状态的敏感,画面中有种出奇的静谧,包含了很多令人忧郁、孤独与不安的信息。其作品具有这样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和当时社会大环境有关,当时的英国正笼罩在二战的阴云下,人们在心理上普遍具有一种忧患意识,而弗洛伊德正是以他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到这一点,所以在作品中有意或无意的描绘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氛更是他对于时代以及人性的真实刻画,对现实存在透射以关注的目光正是他作品存在的价值所在。

分享到:
[下一篇] 印象《罂粟田》
[上一篇] 贫民窟的大艺术家“柯勒惠支”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