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讯
展讯 | 唤醒·重现——周作俊个展

展讯 | 唤醒·重现——周作俊个展

2018-09-07 11:11      来源:诚丰美术馆      编辑:梁文凯      浏览次数:5613

展览名称唤醒·重现——周作俊个展

开幕时间:2018年9月15日 15:30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

展览地点:珠海诚丰美术馆(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梅界东路1008号)

艺 术 家:周作俊

策 展 人:杨俊茹

主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柯木塱艺术 珠海市美术家协会 珠海画院

承办单位:珠海诚丰美术馆

协办单位:珠海诚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东诚丰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珠海光大国际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国圣诺酒庄



脉脉意象自何而来?
文/樊林

当周作俊分别在萝岗柯木塱和新造化龙的画室将一大批近几年的风景创作展示给我的时候,那些作为观察对象的石山河水、树木藤蔓对于作为观看者的我,都是熟悉常见的。这些创作基于我们共同生活的南粤风貌以及旅游胜地桂林、阳朔,当然还有部分源自法国,比如巴黎的某个庭院或者莫奈先生的花园。我也相信对于大部分他的绘画的观看者,这些物象都不因新奇而构成视觉上的挑战,不需要去辨识图像的原初地点或者对应参照某一些风景描绘的样式。相反地,它们令人放松并且贪婪地希望看进去,直到获得画家关于风景、情绪的独到理解的传达。这一种贯穿周作俊画面的情绪性传达,明显背离了对象原有的物理特征,在他对于“风景”的描述和抒写里,既没有依照他通过数年跟随导师习得的古典调性,也不服从光谱色发现以来的印象派理解世界的方式。


《莫奈花园印象系列之二》 50x60cmx3 2017年 麻布油彩

《莫奈花园印象系列之四》 160x50cmx3 2017年 麻布油彩

于是,我很好奇,每一位艺术家的成长一定包含着原生状态的才华与后天教育之间的“纠斗”,这样的努力如何导致了周作俊的风景创作远离样式,不依赖摄影,渐渐地进入一个画面、笔意都具有个人标识性意味的阶段。我所一一观看的这上百件作品中,有一些被直接命名为“阳朔写生”或者“法国组曲”以及《野柿子》,表明一种直接的艺术家与风景的对应关系;有一些将情绪明确地加入标题,比如《夜雨连江》、《树之韵》,其意图聚集在关于风景所激发的情绪,这是一些更为共时也更为复杂的关系。到了纸本的“野系列”更为突出地显示了一位油画家的雄心,在这批不以叙事为依托的创作中,周作俊是希望与之前的创作有所隔离吗?然而他的早期作品《中山纪念堂》、《残冬》、《援边生活》曾经是那么擅长叙述历史情怀、现实意义。


《法国组曲系列之二十四》 100x160cm 2017年 麻布油彩

《罗马夏日花园》 80x190cm 2017年 麻布油彩

这样的转变基本可以映证周作俊努力的意图,艺术家显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当代人,在面对丰富的传统意象以及纷杂的现实场景时,如何建构画面新的意味深长?因为个人的喜好——这个理由与自小成长在连州有关也无关,其主动性本身就是周作俊解决问题的大前提——而选择的景象都没有出现工业时代的特征,也不偏重于可以捕捉的东方趣味。这当然是给自己制造了难题。很明显,绘画在于周作俊已经超越了自然摹写把握对象的阶段,以他多年来接受的学院训练和导师们的影响,写实地描绘一个对象,令观者惊叹栩栩如生是一件相对容易而又轻松的事情。好在这位艺术家希望走出这些前辈的影响也就是走出某种限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就像他有时间就会到遥远的藏区去真切地生活一段,或者到法国去观察体验和思考自己与艺术史的关系。在巴黎郊外吉凡尼花园完成的系列,显然并不停滞于莫奈先生描绘莲花池塘时的强烈色彩效果和挥洒的笔触,周作俊所做的依然是思考他所隐约把握到描绘风景时那种根本的松散、抒情的可能性。他也会提到法国风景画对自身的影响,比如塞尚说过的“而我比他们都更喜爱自然。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视觉。...... 要创造自己的眼力,要用你之前没有人用过的眼光来看自然。......我所谓的眼力是一种逻辑的视觉,也就是,并非不合理的。......我想两者是不可分的,不但如此,身为画家,我首要执着于视觉的感性。”成年后的游历对于周作俊的影响体现在画面上并非具体的山水、风景描绘,反而是他在新的学习感受中得到了一种相对概括的语言讲述所见所感。


《法国组曲之二十三》 34X34cm 2016年 麻布油彩

《法国组曲之二十四》 34X34cm 2016年 麻布油彩

这批新作所描述的,都只是作为表现对象近乎最为简单的一类,石山、树木、小径、河岸,偶尔会出现的小小的人物,周作俊表现出沉思般的关注和迷恋。画面毫无个人强行闯入的痕迹,凭籍对自然景色的强烈敏感,制造出的,都是极为概括的语言。大部分作品甚至简单地处理成偏冷或者偏暖的色调,减少色相的复杂程度,就达到了将景物还原为结构的目的。而这一目的,更前一步的意义在于凸显画面意味。在这类画面语言中,可以读到周作俊对墨,对黑色的迷恋,在油画布上以墨起稿或者先画一遍,从根本上交待了艺术家语言生成的前提,是一种了解文化框架之后的自我。


《海丰写生·4》 40x55cm 2017年 纸本丙烯

《野系列·13》 40x55cmx3 2017年 纸本丙烯

如果我们将画面的气质视为作品的一种成功,其原因首先在于作品的内在涵义。面对周作俊的近作,我相信它们能够满足一些关于自然和生命的普遍意义上的幻觉。在凡事皆浮躁的今天,借助这样的图像我们得以与灵魂深处的山水相逢,相契合。我们甚至可以为这些图像附会上低微的鸟鸣,悲凉的琴声以及许多关于林间乡土田野河流的诗句。这种附会,画家给予了我们权力,那是由于他处理画面时具有相对“空”的理解而不是满画幅地记录眼睛看到的风景。在生活与天地自然日渐疏离的今天,周作俊用这样的脉络为我们在真实与幻象之间修了一条路。其次是在画面整体的处理上。周作俊选择弱化体量感、纵深感,画幅的展开也尽量地给予想象的空间。画面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暗含人、物之间的情愫,牵连,这种力量源自是周作俊内在的部分,他应该算是不关心如何尊崇“风景”的独在意义的画家,相比于那些偏向对景记录的作品,个人情感体验来得更真切。自然而然地,描画怎样的“风景”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者的意识在画面笔触的气流浮动,如何“物化”为山川河流的起伏,而成就所谓的“风景”。尽管艺术家的处理弱化了主题,不直接强调这片风景与时代的关系,当我们和画家一样从含蓄的画面读到忧郁、感伤的精神特质,我们自然就相信,艺术家重新而又自然地建构了天地风光的脉脉意象。



关于 艺术家


周作俊,男,汉族,生于1974年。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
获巴黎高等教育集团艺术管理硕士学位;
广东省画院签约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树人纪念馆执行馆长;
法国泰勒艺术基金会会员;
飞天美术培训学校校长。
  
省级及国家级获奖状况
2014年,油画《支教生活》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油画《野梨花》入选“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获银奖;
2014年,油画《尘封的历史》入选“第五届广东当代艺术展”,获作品奖(最高奖);
2012年,油画《野梨花》入选由“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获银奖;
2011年,油画《中山纪念堂》入选由“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9年,油画《残冬》入选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省展”,获铜奖。
 
被收藏作品
2017年油画《野1》、《野2》、《野3》、《桃之夭夭》、《伶仃岛写生》分别被三位法国藏家收藏;
2014年油画《尘封的历史》被美的集团收藏;
2013年油画《残冬》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11年油画《中山纪念堂》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个人展览及国际联展
2018年4月参展法国巴黎《CONDIZIONE跨状态艺术盛会》;
2017年10月参展法国巴黎《第114届秋季沙龙》;
2017年8月个展《唤醒·重现 MEMOTRE RAVIVEE》在广州乔十光美术馆举行;
2017年2月在法国巴黎55Bellecheasse画廊举办个展;
2016年11月个展《诗意的典雅》在广州云品一堂举办;
2016年4月个展《诗意的典雅》在广州柯木朗艺术园举办;
2015年5月个展《对话》在佛山德胜美术馆举办;
2015年3月个展《对话》在佛山市印品堂生活艺术馆举办。
 
重要参展
2015年,2月参与广东油画名家小幅油画邀请展《二月微风》;
2015年,参与广东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平移的视界》;
2014年,油画《支教生活》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美展”进京作品;
2014年,油画《支教生活》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2014年,油画《尘封的历史》入选“第五届广东当代艺术展”;
2013年,油画《鼎湖绿道》入选“幸福绿道——广东美术家创造展览”;
2012年,油画《野梨花》入选由“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2011年,油画《对话》入选“艺术凤凰”当代青年油画作品展;
2011年,油画《中山纪念堂》入选由“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2010年,油画《对话》入选“广东省第四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2010年,油画《援边生活》入选“现实超越2010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
2009年,油画《残冬》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省展”,获铜奖;
2004年,油画《土地》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2003年,油画《二号》入选 “广东第二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2000年,油画《风筝》入选“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


318艺术网
编辑部


更多艺术资讯,可关注318艺术网

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分享到:
[下一篇] 艾轩:西藏是我灵魂的寄存地
[上一篇] 宋《人物故事图》所绘故事为何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