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箑缘——名家扇画精品展”

【展览现场】“箑缘——名家扇画精品展”

2018-04-02 10:07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4629


“箑缘——名家扇画精品展”于2018年3月31日在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开幕式。

中国传统绘画形制,主要分为方圆两种。其中方者居多,也就是我们经常 看到的册页、中堂和长卷,停看移观,相当于电影中的蒙太奇、定格和长镜头; 圆者,就是我们熟悉的宋人团扇了,窥探如入镜中,山水花鸟仿佛有映象的深度。 



无论取何样,两种形制均在“规矩”中,套用中国人“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似乎也合理。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描绘的对象,虽然受方圆所囿, 但并不局促于眼前所见,境界其实还在向周边漫溢,意犹未尽。这是一种“潜规则”,显然不同于西方艺术,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绘画大多呈现的“窗 式”形制,框内一瞥,所见片断即所谓全部,不太讲究画外之音。 



扇面倒是中国传统绘画一个例外,它的形制很特别,亦圆亦方,不圆不方, 按道理不太符合中国人“守中持正”的观念。经前人考证,果然是11世纪由 日本经高丽传入,明代开始盛行,而后蔚然成风。扇面之所以为文人雅士所趋捧,想必还是因为便利。首先,扇材已然是成品,不存在有待装裱的问题;其次是容易携带,与友好分韵拈毫,酬酢对赏,袖中即时抽取,诸如明志、唱和、 游历、记趣,都可以成为遣兴的内容,见微知著,小中见大,也见得各家真性情。 




比较而言,在中国绘画形制中,扇面宛如洞开,从中绘世景,与西方艺术 中的“窗框”相仿。在明清营造法式中,扇面形制被直接引用在建筑中,就充 分体现出这种特性,一如文人李渔所说,“开窗莫妙于借景”。在《闲情偶记》中,李渔借湖舫筑造,大议洞开“便面”的好处,“便面”即为“扇面”,“坐 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李渔接着议论道,游人反观,则自己的身影又成为窗中人,立场不同,而出另趣。 




李渔颇懂得人情世故,同时又通物理功能,他的说法,实际道出了扇面潜在的属性,那就是其中蕴含的关系学。成扇便于两面观,也说明扇面具备中介的物性,正反相依,互为映照。若将此意进一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扇面更是人际交往的替代品,落墨即偿还了雅债,继而传情达意,睹物思人。经岁月流 逝,物是人非,扇面虽不言,但开合之间,后人依然能够感受到扇骨的温度, 摇曳追思,“对影成三人”。因此,比之其他绘画形式,扇面似乎更多了一种。

窃窃私语的意思,拥有了它,也就在清风徐来中有了念想,互通了精神的气息, 这也许就是以扇面为药笼的最大乐趣吧。


 


自明清以来,江南一线多鸿儒名士、书画高手,扇面酬应自然成为交流常态,类似雅好至今仍有传承。以扇面收纳作为藏品专类,因江南人文优势而得 天独厚,历来雅玩者众。但若要成一家之脉,又谈何容易?没有经年累月的专注搜罗,难以成大系。尤其到今天,历遭劫数,扇面聚散如星云,得其遗珍, 一要有心,二要有眼光,三要有财力,就如同扇篾,分别支撑出藏扇的要领, 落实于“聚头”,全因一个“缘”字。 

——徐累



作品欣赏


宋玉麟《秋居》26.5cm×26.5cm 2018年

宋玉明《岚烟》64cm×27.1cm 2018年


张石园《仿巨然山水》23cm×51cm

蔡铣《水国秋光好》23cmx51cm 1945年

陆俨少《数声渔笛在沧浪》23cm×50.1cm 1949年

宋文治《秋日》25cm×54.1cm 1965年

吴昌硕《书法》24cm×24.1cm

关山月《梅花》25cm×54.1cm 1973年

林散之《书法》25cm×55.1cm


吴湖帆-新篁秀石-24cmx52.1cm





“箑缘——名家扇画精品展”

主办
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
协办
竹空间
展期
2018年3月31日至5月6日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展讯】郑毓敏捐赠作品展
[上一篇] 【展讯】+ - :方澄作品展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