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经典鉴赏 17-18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普桑

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普桑

2013-03-07 10:30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王桂芳      浏览次数:8130

古典主义画派是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流派,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为典范,从中提取绘画题材、绘画技巧,推崇理性主义,追求崇高、永恒、和谐的创作原则(详见318编辑此前的一篇文章《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古典主义画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有普桑、洛兰、拉图尔等。今天318编辑为大家解读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普桑。


普桑自画像

毫无疑问,没有普桑,法国古典主义甚至整个法国美术的发展将大失光彩。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55)出生于法国诺曼底位于两个省城——大、小安德利之间的小镇维里耶。他的父亲是一个退伍士兵,而母亲却曾是一个地方检察官的妻子,所以二人的文化和见识都高于当地人。普桑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被期望成为一名法官,但他却在一名巡游画家的鼓励下走上了画家的道路。

17世纪的巴黎在法国艺术界举足轻重,然而还是比不上罗马的丰富多彩。那里不仅有古代的杰作,还有各种各样的思潮,欧洲各地都在追随这些思潮中的一种。这对于自小对意大利艺术充满渴望的普桑来说更具魅力,他多么想生活在罗马,把自己当作一个古代世界的人来与古人交谈!这种渴望在他娶了一个法国厨师的女儿,并用她的嫁妆在罗马造了一个住宅之后终于实现了。不过普桑心中的偶像虽然是拉斐尔和提香,但他在罗马最初发现的却是卡拉奇和多米尼基诺这样的画家,他们的巴洛克倾向无疑影响了他早期的创作。在他早期作品中,不安的对角线式构图、人物紧张颤动的动作与表情,都表明了巴洛克艺术的特点,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也是正常的。但巴洛克艺术不是普桑的目标,通过这种探索,普桑在逐步走向自己心中的目标。


普桑·《诗人的灵感》,1628—1629年,布上油画,182.5×213,巴黎卢浮宫藏。

1627年普桑从红衣主教那里接到一批订件,其中一幅名为《海尔曼尼克之死》。故事取材于古罗马历史,讲述了受人们爱戴的罗马将军海尔曼尼克执行惧怕其名望的统帅蒂伯利的命令而被毒死的故事。画家选取了妇女和战士围在海尔曼尼克灵床边的情景,似乎是想通过这个英雄主义的悲剧故事告诉人们,在大局面前理智和义务战胜了情感,悲壮高亢的情绪更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纯洁和斗争的意志(我们将在以后的新古典主义中看到这一倾向的发扬)。尽管此画已具有普桑艺术的某些特征,但更多的是在题材上而非艺术上(他在主题上对死亡、崇高和理智的追求,此后不断出现)。1630年标志着普桑艺术的成熟。此前创作于1628—1629年的《诗人的灵感》是其先兆之一。在此画中,普桑放弃了早期的强对比和动感,而把人物处理在光线柔和的风景前。他试图由柔光统一的暖色调和微妙而突然的明暗运行,尤其把光落在阿波罗脸上和竖琴边上,而将其余置于暗部的办法,再现了提香艺术的魅力。有力的人物及其动作来自古代雕塑。人物端庄文雅的姿态给人以崇高感,这与他企图创造“宏大风格”的愿望是相吻合的。

普桑艺术的成熟不仅体现在他这时对高尚题材——宗教、历史、神话的确立,同时体现在他1630年期间提出的艺术理论之中。一方面,他确立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他认为,画家在选定题材之后,首先要经过“过滤”,这样才不至在作品中出现许多不必要的细节。然后他要考虑观念,即以怎样的方式来生动地叙述故事,接着才是构图的设计。构图应自然流畅,不易繁复而令人不快,最后才能产生画家的风格或手法。另一方面,他又确立了自己的表现方法。他提出了5种表现方式:多利安式、弗里吉亚式、吕底亚式、希波利迪亚式和爱奥尼亚式。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感觉和适合于不同的题材,如希波利迪亚式之娴雅、弗里吉亚式之动荡、多利安式之庄重等。由此也引出了一种普桑式的绘画观,他的画既不是如某些人说的来自对前辈大师成就的集合(如巴洛克艺术那样),也不是如我们表面看到的直接攫取于自然(如林堡兄弟、富盖等人那样),而是奠基于二者之上的关于“知”的艺术。他不仅把题材和表现手法理智化,而且使之类型化。这一切又是以感觉和分析为基础的,因而又使他的绘画具有了个人化的真实。他以自己的理智化分析去追求本质的把握,他的这一探索导致了从18世纪经过安格尔直到塞尚的法国绘画的重要方向。

普桑虽然是法国人,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随着他艺术的成熟,其影响开始传遍法国。1639年,他接到要回国去法国宫廷工作的邀请,他再三推辞,因为他不愿打乱自己平静的生活,只想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但路易十三的亲笔信使他再也无法拒绝,而于1640年秋启程归国。他收到热烈欢迎,并被授予“国家首席画家”的称号,负责卢浮宫“大画廊”的壁画创作。但他的前任富盖仍有很大势力,因嫉妒而处处设置障碍,使他无法工作。无奈之下,普桑在工作了18个月后,只好借口回到了罗马,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1638—1639年,布上油画,85×121cm,巴黎卢浮宫藏。

1650年代开始,风景在普桑的作品中日益重要。这是因为,经过几十年对富有意义的宏大、崇高的东西的追索,他在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大自然的美丽中,看到了真正的不朽和永恒。这时他又重画了《阿卡迪亚的牧人》。它展现的是阳光明媚的南方宁静风景。一些漂亮的青年男子跟一个美丽、高贵的少女围拢在一个巨大的石墓周围。他们是牧民,因为我们看到他们戴有花环,拿着牧杖。一位牧民已经跪下来试图去辨认墓碑上的刻辞,另外一位牧民指着刻辞看着那位美丽的牧羊女,牧羊女跟她对面的同伴一样,安静而忧郁地站在那里。刻辞是拉丁文,写着ET IN ARCADIA EGO(阿卡迪亚亦有我在),意思是:我,死神,连阿卡迪亚这个牧歌中的梦幻之乡也在我的统治之下。我们现在就明白站在两边凝视着坟墓的两个人物为什么是那么一副畏惧和沉思的奇妙姿态,而我们更为赞赏的是阅读刻辞的两个人物动作之间的相互呼应之美。布局似乎相当简单,但那简单是来自渊博的艺术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唤起这一恬静、安谧的怀旧景象,死亡在这里已经丧失了恐怖感。尽管人物占据重要位置,但这正是普桑的一贯处理——将人物置于风景之中,在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不朽与永恒。无论人物被置于前景还是置于中景或远景对普桑来说都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即他按照自己的真实观来处理题材。因此,他的风景画虽然给人以逼真的感觉,但绝不是对具体自然环境的完全照搬。它们经过严格分析和处理之后,去除了偶然的因素,而变得结构严谨,充满着沉着而庄严的力量。

《富塞翁的葬礼》选材于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描写的一位被可耻地处死并秘密下葬的希腊人的故事。但在这里,古时的情节已完全从属于风景和普桑的形式图式。所有的树、建筑、小道,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组织在一起的。光线散漫而有节奏,规定出画面的解构,他体现了作者对古代世界沉思后的复杂感情。就像普桑所有的风景画一样,这里所选普桑晚年的重要作品《夏收》亦在前景加入了神话的内容,然而神话在这里其实已成为普桑保持古典的高贵性的一种程式了。我们更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幅当时意大利农村的风俗画,它真实地表现了农民夏收时的劳动场面。画面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劳动者各就其位,一派繁忙景象,它反映了晚年的普桑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此画视野开阔,远处景色蜿蜒隐现。这种形式成为后来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典范。


普桑·《富塞翁的葬礼》,1648年,布上油画,114×175cm,巴黎卢浮宫藏。


普桑·《夏收》,1660—1664年,布上油画,118×160cm,巴黎卢浮宫藏。

 

318小结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精英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其主要画家大多到意大利观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奇折衷主义、卡拉瓦乔强烈对比的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最伟大的“学院派”大师是法国人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他以罗马作为第二故乡。普桑满怀热情地研究古典雕像,因为他想以古典雕像的美来帮助他表达他心目中的纯朴而高贵的昔日乐土的景象。《阿卡迪亚的牧人》是他持续进行的研究所取得的最著名的成果之一。

普桑18岁瞒着家里到巴黎学习雕塑和绘画,30岁定居意大利。1640年,他被请回法国,为枫丹白露王宫和圣日耳曼大教堂作画,任宫廷首席画师,并领导装饰王宫的工作。但法国画家的敌视与不合作态度终使他愤愤而去。《萨宾妇女被掠》、《摩西遇救》、《诗人的灵感》等作品使我们感到这位古典主义大师既崇尚古代艺术,又善于发掘自然的美;既服从感觉,又尊重理论;既有纯熟技巧,又有高昂热情。《阿卡迪亚的牧人》以一块石碑作为画面中心,上面的铭文指出这便是传说中的乐土。竭力辨认字迹的几位牧人或立或跪,环状的构图把人体与幽雅的风景组成诗一般和谐的世界。

这位被认为最正统不过的画家其实是一位最勇敢的革新者,他那情景交融、饱含寓意的画风与画中反映出来的崇高思想境界,不愧是该时代一切画家的楷模。

318艺术网

分享到:
[下一篇] 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家——洛兰
[上一篇]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