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讯
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

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

2017-06-27 10:09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3455


 

展览名称: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

展览时间:6月27日至7月21日

展览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一楼中厅、二楼关山月常年陈列厅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支持单位: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广东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广州艺术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弘川现代美术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财团法人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今年是关山月美术馆建馆20周年暨关山月诞辰105周年,我馆邀请杨晓能策划“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专题展,以20世纪三个时期(变法——先驱之路、争鸣——时代颂歌、殊途——回归艺术)有代表性的、风格相异的、途径不同的、成就突出的山水画家为范例,以点带面,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全方位地探索关山月的山水艺术和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轨迹。

齐白石 《借山图之三》

展览将于2017年6月27日-2017年7月21在关山月美术馆一楼中厅以及二楼陈列厅举办,届时将展出关山月作品36件,齐白石作品7件、黄宾虹作品5件、高剑父作品3件、林风眠作品4件、潘天寿作品2件、傅抱石4件、李可染作品5件、石鲁作品3件、吴冠中作品3件、刘国松作品6件;其中既有齐白石《借山图册》、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潘天寿《接天荷叶图》这样的名作,也不乏首次公开展出的艺术家早期代表作。本展览是文化部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得到广东省博物馆、北京画院、中华艺术宫、浙江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山东弘川现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关山月家属、石鲁家属以及参展艺术家刘国松本人的支持。

高剑父 《东战场的列焰》

潘天寿 《接天荷叶图》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社会形态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山水画,在中外文化碰撞交流和中国社会变革的语境中,也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程。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各类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山水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多元化的风格和面貌。作为一位敏于感受社会政治风云,又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做出积极反应的关山月,其艺术生涯贯穿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实践为我们研究和探讨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一份独特的图像资源,这也是我们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建馆20周年和纪念关山月诞辰105周年之际,确定将“关山月和他的时代——20世纪中国山水画研究展”作为学术主题的背景。

关山月1973年10月在北京创作《俏不争春》

在山水画向现代转化的征途中,关山月既有师长的栽培与扶持,也有同辈和晚辈共同的努力奋斗;大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推动20世纪山水画的转型与发展,形成了纵横交织的艺术互动圈,审视关山月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艺术互动圈,有助于更全面和确切地了解关山月在上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中的作用。为此,展览由“变法——先驱之路”、“争鸣——时代颂歌”、“殊途——同归艺术”三个板块组成,将展出20世纪与关山月有联系的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西安、山东的文博单位与藏家的高剑父、林风眠、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石鲁、潘天寿、李可染、吴冠中、刘国松等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

展览立足于现代中国文化思想的立场,探讨关山月从学画、形成自己风格到独树一帜的艺术人生,同时对20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采用作品与文献相结合、图像与阐释相结合的方式,并试图在现象的铺排与个案的分析中,寻找20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发展的内在联系,力求以点带面,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全方位地探索关山月的山水艺术和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转型发展轨迹。

在这里,我要特别鸣谢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主任杨晓能教授,他为这次展览主题的确定、方案的提出和实施以及学术规范、品质的把控都付出的巨大努力!还要感谢北京画院王明明院长,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上海中华艺术宫李磊馆长,广东省博物馆魏俊馆长,浙江省博物馆陈浩馆长,岭南画派纪念馆李劲堃馆长,广州艺术博物院陈伟安院长、梁丽辉副院长,山东泓川现代艺术博物馆李国红馆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姚进庄副馆长,以及潘公凯先生、李小可先生、石丹女士和相关艺术家的亲属们为展览提供了的展品和相关的文献,感谢刘国松老师的支持!也要感谢同事们为展览所付出的努力!更要感谢关怡老师、陈章绩教授一直以来对我和美术馆无私的支持!同时,林木教授和华天雪教授专为展览图录撰写了论文,在这里也一并表示致谢!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陈湘波

2017年6月25日

1、变法:先驱之路(1912-1948)

传统与变革是20世纪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重要主题。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系列巨大变革所带来新文化因素直接刺激了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处身变革时代的现代中国画先驱们,出于对自身文化的焦虑和来自战争所引发民族主义的意识,开启了中国画现代转型的探索之路。

高剑父 1950年

林风眠晚年

齐白石

黄宾虹

在这一专题中,我们选择了高剑父、林风眠、齐白石、黄宾虹等四位中国画大家为代表,展示这一时期中国画家在传统与变革之间的个人抉择和独特探索。其中游学日本的高剑父提出以“折衷中西”的“新国画”理念改造中国画,留法的林风眠则以“西体中用”的路径参与了中国画的革新,从而实现了中、西艺术的融合和创新。齐白石在文人画语言中融入了民间趣味,实现了雅俗的统一,从而赋予了中国画新的生命;黄宾虹则凭其深厚的学养,在对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法做了系统性的总结之后,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现代山水画风格,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和实验探索提供启示。此时步入的关山月,在乃师高剑父的引领下,远涉南洋,深入中国的西南、西北,领略各地民俗风情和名山大川,这些与岭南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观,激发了关山月对于笔墨语言的新思考;同时,又通过到敦煌临摹壁画,提升了自己对于中国画传统的认识;不仅如此,他还通过举办画展,以画会友,使他与当时几乎所有著名画家如徐悲鸿、张大千、赵望云、吴作人、刘开渠等有了广泛的接触,从而获得了转益多师的良机,创作出《漓江百里图》、《塞外驼铃》、《鞭马图》、《今日教授之生活》等重要作品,践行了老师“折中中西,融会古今”的艺术理想,也显示了关山月在中国画现代转型历程中的独特创造。

2、争鸣——时代颂歌(1949-1977)

李可染

傅抱石 1946年

潘天寿

石鲁

我们选择了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石鲁的作品为代表。1949年之后,新的社会现实对整个旧的文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山水画就是要把传统山水画那种脱离现实的闲逸状态和通过画谱而世代相袭的创作方法,改造为关注和表现现实并成为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的工具。而改造的方式主要是按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并通过国画家们的实地写生来进行的,从而产生了一批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和风格:李可染强化了的笔墨尤其是墨法对景观形象和意境的塑造,突破了写实性描绘的旧程式;傅抱石通过潇洒淋漓的笔墨个性,对现实感受进行了富有激情的发挥;潘天寿博采众家,独辟蹊径,点石成金般赋予边角小景以雄奇阔大的气魄和蓬勃向上的豪气;石鲁在荒蛮粗犷的黄土高原中感应出奇崛躁动的颤笔,开拓了表达感受真实性的又一境界。

对于长期坚持写生和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关山月来讲,能够及时通过有效地艺术创作的方式对此做出积极反应,使得他在新中国山水画转型探索中,能够以其自身的生活经历、艺术实践以及和同行的相关交流、学习中占得风气之先,而且终生坚持不懈,创作出《新开发的公路》(1954)、《山村跃进图》(1957)、《煤都》(1961)、《绿色长城》(1973)等重要作品,并由此确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地位。


3、殊途——同归艺术(1978-2000)

吴冠中

刘国松

我们选择了吴冠中、刘国松的作品为代表。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也再度引起了对山水画转型话题的讨论。由于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经济与科学的现代化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而所谓山水画转型正是以建设现代社会和呼唤现代思想为前提的。

有感于“内容决定形式”的观念长期成为艺术创作的金科玉律,曾受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熏陶的吴冠中提出关于“内容”与“形式”孰先孰后的问题;这与中国画是否“穷途末路”的讨论一起,成为了新时期山水画转型的催化剂。在这个历史视野里,山水画的表现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自然环境、现代都市乃至天体宇宙和梦幻心象,纷纷成了人们探索新的审美空间和确立个性艺术图式的载体;写实、表现、抽象以及形式主义等或溯源传统或借鉴于西方经验的诸多审美取向,随着都市化程度迅速提升,国际交往日趋活跃,信息传媒和艺术资讯高度发达,呈现出越来越自由与多元的特点。

面对这样的社会情境,吴冠中的回应方式是强调到对形式美的追求;刘国松则致力于打破传统媒介的窠臼,以新发明的纸张和技法来表现中国画的抽象意境;而注重表现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关山月,此时则以回归传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这三位画家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画家的三种不同途径,并各有建树,使我们可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在经历了20世纪前中期激荡的社会政治变革之后,终于转向自身的美学问题的关注,回归到艺术的追求。

作品欣赏:

林风眠 《山村花邬》

黄宾虹 《溪山归客图》

傅抱石 《苦瓜和尚诗意》

石鲁 《山涧碧流》

李可染 《桂林风景图》

吴冠中 《阿尔泰山村》

刘国松 《云耶?雪耶?》

 

关山月《绿色长城》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关山月美术馆20周年 为深圳市民带来一场丰盛的艺术盛宴
[上一篇] 戚雅峰环球海岸艺术计划汕尾红海湾启动暨《心海》戚雅峰作品展开幕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