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风·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318艺术网-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传播平台
微信订阅号:yishu318
首页艺术资讯 展讯
院风·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

院风·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

2016-10-17 10:37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7440

展览名称:院风·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协办单位:岭南美术出版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当代岭南艺术中心

承办单位:广州鲁逸文化传媒、南岸至尚美术馆

学术顾问:王明明、许钦松

特邀主持:陈永锵、方楚雄

策展人:许晓生

参展艺术家:方土、莫晓松、陈林、韩璐、方政和、林蓝、许晓彬、许敦平、周午生、李雪松

开幕时间:2016年10月15日晚上8:00

开幕地址:南岸至尚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15日~27日

展览地址:广州市黄沙大道15~17号珠光御景壹号

谨定于2016年10月15日晚上8:00在南岸至尚美术馆举办“院风·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开幕式,敬请莅临指导!

艺术家们的创作中,通过花鸟物象与笔墨韵致的表达,均渗透着他们对中国传统和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诠释和浓情诗意。这十位画家的知识结构、生存体验各不相同,艺术风格、审美趣味也迥然有别,共同建构了当代花鸟画纷繁多元的格局。此次展览希冀透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窥探当代花鸟画历史变革的脉络线索及风格成因,寻求中国花鸟画艺术现代建构的更多可能性。

相较于人物画、山水画而言,在感受大自然的时序变化尤其是“借物咏怀”以观照人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上,花鸟画具有着某种经久不衰的人文特性和精神内核,它成为艺术家观照世界、叩问自我的一种价值建构的方式。在当代花鸟画的审美格局中,不难发现艺术家在审美取向上所体现出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论是文人简笔花鸟画在当代历史性转换所获取的全新的探索空间,还是工笔花鸟画遥接两宋在当代所呈现的再度复兴的景象,抑或是半工半写一体花鸟画承传统写意并入现代写实经验的新发展,再或是工笔重彩在纳入现代主义艺术语言中的新探索,毫无疑问,多元化探索是当代花鸟画难以抗拒的潮流,易言之,在单一的创作模式已成为过去的时代,艺术家获得了空前的个性和语言自由,他们得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来反思“传统”,反思“现代”。可以这么说,当代花鸟画家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花鸟画艺术的现代走向,无论是技术语言上还是审美层面上,当代花鸟画皆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景观。在此,我们以更为开放的视角、从不同面向来解读当代花鸟画艺术,也许能为当代人检讨与反思历史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理路。
在“院风 • 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邀请的艺术家——方土、莫晓松、陈林、韩璐、方政和、林蓝、许晓彬、许敦平、周午生、李雪松的创作中,通过花鸟物象与笔墨韵致的表达,均渗透着他们对中国传统和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诠释和浓情诗意。这十位画家的知识结构、生存体验各不相同,艺术风格、审美趣味也迥然有别,共同建构了当代花鸟画纷繁多元的格局。此次展览希冀透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窥探当代花鸟画历史变革的脉络线索及风格成因,寻求中国花鸟画艺术现代建构的更多可能性。

1963年生于广东惠来。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6年就职于珠江电影制片厂,从影六年。1992年调入广州画院至今。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院长。兼任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受聘为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当选为广州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八、九届青年联合会常委,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各界知识分子联合会副会长。

方土作品

方土:无论做什么事情,爱好很重要,尤其是画画。古人有句话:“功夫在画外”,画外指的就是爱好,平常我们说的“画画画修养”,修养指的也是画外的爱好。爱好往往是一种气质的互补,有些人气质是内秀的,就通过某种爱好来补充一种比较张扬的特质。

1964年生于甘肃陇西,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院长助理、艺委会副主任、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北京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美协会员,全国美展评委。

莫晓松作品

莫晓松作品

莫晓松:我喜欢观察残荷,总会想到人生晚景,面对寒霜冷霭,表现一种从容和坦然。“晚荷人不折,留此作秋香”。而后,到了冬日,叶落了,只剩荷埂,交错多姿,就像点线造就的优美符号,有一种铅华尽洗的简洁,而隔着荷塘看冬日晴空或冬夜天幕,清幽中带着宁安,带着满足,别是一番韵味。所以,多年来我特别喜欢荷,荷引发了我对绘画的一种深深感情,花开花落,生生不息。

安徽合肥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高校美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

陈林作品

陈林作品

陈林:我不止一次跟自己讲,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年代,能够时常有机会静下沉浸于艺术的世界中,经营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真的十分奢侈。有幸获得了这份奢侈,剩下的大概只能是好好珍惜,用这并非每个画者都可以获得的宁静,倾心和花鸟虫鱼等灵物对话,让他们体会自己的快乐与愉悦,也让自己感知他们的欢愉与生机。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思,在编排画面时就时常会有一种冲动:总是想和画中的灵物们说点什么,不管他是一只鸟、一枝花、一块石头,还是一片叶子,而有时在毛笔落纸所发出的“沙沙”声中,恍惚间便有物人幻化所带来的快意。

1969年生,北京市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入选第八、九、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个人著作主要有《从写生走向创作》《南山不惑集》《水墨探赜》等。

韩璐作品

韩璐作品

韩璐:今谓绘事者,犹若达人栖谷。搦管造境,非成于笔墨,亦非成于云水木石诸类物状,实乃就于绘者之心境耳。笔墨者,丹青之骨肉也,意境者,丹青之气象也,骨肉气象和者,可谓得画韵也。然画有韵亦非上格,铺韵融境,迁奇妙想,寄物托神,方臻上格。神韵出,画境始成。画境即心境,心境即达人之境哉!或有曰匪夷所思者,披图可鉴。

1970年生于福建云霄。1991年毕业于集美师专,200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

方政和作品

方政和作品

方政和:工笔是一种慢的艺术,多年来,我乐于享受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轻渲淡染,湖水年年到旧痕,记下的全是自己诸多的词不达意与喃喃自语。鸟是蓝天的行者,飞翔的身姿总被人们惦记。我爱它们姿态各异的飞翔,画上了一只鸟,也就画上了一段与自然的重逢,或是可期的相遇,茂密、高高的枝桠上栖身、安顿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1971年生,广东潮州人。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林蓝作品

林蓝:岭南国画创作重写生,偏重用色用水用粉。如果说地域自然环境对岭南艺术特点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高温,多雨,潮湿,使岭南画家多长于用水用粉;花繁树茂,四季多彩,使岭南画家多长于用色;植物种类繁多,使岭南画家有着众多可供长期写生的极具地域特色的题材;那么,岭南地域文化传统中固有的务实精神与平民意识则使之一直保持了艺术审美的“度”:一方面,根据实际对象的表现需要,变革地选择对应的表达方式,无拘古今中外;另一方面,根据现实真实感受的度,求变但不求全变,求的是活脱脱的人间之美。

又名植之。1971年生于广东揭阳。199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方楚雄教授。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第二届广东青年画院画家、广州画院外聘画家。

许晓彬作品

许晓彬作品

许晓彬:创作之际,我试图做一些新的尝试——对画面形式美感与生活体验相谐相通的尝试,在写意与工笔之间寻求一种相融的结合,强调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变“琐碎”为“整体”,处理物与境之间的关系,把物摆放在特定的背景之下玩味其意趣,点画其意韵,以得画外之妙。在表现过程中,个人的情感表达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串其中,以避免一种呆涩工整、孤立地表现外物形貌特点的毛病。由表现客观物体到表现主观自我,由外缘转为内求,以自身心灵融汇万物,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传统画学对“气韵”的重视——强调内心对物体的气韵神理的体验,以乡野常见之物凸显“水边沙外之趣”。

1972年生于广东澄海。199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考取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主攻写意花鸟画创作及教学。200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花鸟画工作室主任。

许敦平作品

许敦平作品

许敦平:多画风的尝试正是我现在的真实状态,这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及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所决定的。当发现原来所沿袭的传统或习惯的或流行的风格有了问题,就不能不有所触动并试图有所改变。时有困惑并且困而求之,这正是学习的乐趣。我不主张画画求脱太早,遭遇问题便动用一些方便法门敷衍过去。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得作品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画画何尝不是在困境中寻得快乐呢。

1975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兼花鸟画系主任、副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131”创新型人材。

周午生作品

周午生作品

周午生:花卉没骨法的色彩运用,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以为应把文人画和院体画调合起来。这种调合不是混合或折中,而是文人画和院体画的改造。要达到“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浓厚而不流于郁滞,博染愈新,光辉愈古”,最理想的应是以元人幽淡、逸宕、秀雅之笔来作宋院体工整、典丽之画,以文人画家的素养、气质和审美理想溶融、变革院体花鸟画,达到工整富丽与逸宕雅淡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作品入选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1975年 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

李雪松作品

李雪松作品

李雪松:面对这无边幽密的雨林,当你作为第一个侵入者时,你对这个自然的世界没有任何意义。你只是一个静静的观者,用射入你眼中的光线来印刻这未知的世界。它只有不变的法则和生存的规律,万物在固有的秩序中从容向前,静谧地存在。此时你可感受到亿万的生命在呼吸,无边的大气在自由地游荡,无数的细胞在无声地分裂、生成、衰老、死亡。水从大地中渐渐地进入植物体内,流向叶片,片刻,又从气孔中奋力冲出,融入温润的空气中,去寻找下一个轮回。在阳光的照耀下,所有的叶子都疯狂地生长,向空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来接受这伟大的恩赐。光在枝叶的密网中穿梭反射,直到消失在黑暗中。所有的叶子在奋然地生长,又默然地生长,也许在叶子细胞形成的一刻就确定了它凋零的时间。这分别的一刻又是多么的神奇;此刻,有多少的叶子正悄然地分别,又飘然地落下。生命的更替同时间一样地向前。花开放了,花蕾在空气中迸裂张开伸展,向阳光展示自己的色彩;在风中伸出颤抖的花蕊;花药在细细地随风起舞;花粉在一刻刻地成熟,撒向空中,随风而逝。

318艺术网

编辑部

分享到:
[下一篇] 山水有序——应麦可作品展
[上一篇] 深雲路拾玖號之“向心的斥力—深圳国际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新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