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郭炳安的速写记忆
倾听记忆——郭炳安的速写故事
2016-08-31 16:54 来源:318艺术网专稿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67527
有人说深圳没有文化积淀,有人说深圳是艺术沙漠,但这都是过去的说法,我们的文化在慢慢积累,我们的艺术在记录当下。深圳有这样一批优秀的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记录着深圳这几十年来的变迁,让这座城市的文化积累慢慢丰厚起来。郭炳安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深圳工地》 钢笔淡彩
倾听记忆——郭炳安的速写故事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没有开幕仪式,也没有邀请重大领导,但开展当天的人气却与这初秋呈现的截然不同的火热。此展旨在展现郭炳安先生的艺术经历与创作之间的关联,展览以画者及友人讲述简短故事及艺术感悟的形式一幕幕展开,文本、作品、图片对应叙述,意图激发观众对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与体验(家乡、城市、异域……)做出回应,产生共鸣,启迪艺术想象甚至引发透过艺术创作做情感表达。展览由三部分结构组成:境,在咫尺;远,方有诗;心,归何处。整个展览像一幅展开的连环画,由郭炳安老师娓娓道来深圳这几十年发展的故事,画家本人成长的故事。
《特区印象-麦当劳》 钢笔淡彩
《特区速度-国贸》 钢笔淡彩
你知道全国第一家麦当劳开在哪里吗?你见过第一次开到深圳的香港集装箱货柜车吗?你看过曾经的深圳地标“国贸大厦”建设初期的样子吗?艺术家借由手上的速写本介入和验证世界,深入生活,感悟艺境。展览精心挑选并分享100幅郭炳安老师创作的写生画稿,我们一起静静倾听他的叙述,透过观看纸端那富含叙事性的、却带有诗意的写生世界重新审视自己身处的现实世界。
郭炳安
郭炳安,1943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广东番禺人,196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随即分配至宝安县(现深圳市)正式展开伴随其一生的艺术创作、美术馆建设与管理之路,是一位备受深圳艺术界、美术馆界尊重的艺术家。
我算是名老深圳了,因为工作的关系,1969年我由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宝安县(特区前身)以及现在的深圳特区都是做艺术普及工作的,工作地点从深圳展览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到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一直以来并没有完整的时间进行专门创作。
早年我创作了一批例如:布吉公社、早期的深圳河疏浚工作场景等等宝安县的一些题材作品。当时,我所在的文化系统工作人员利用照相、画画引来了推土机帮忙清理河道,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第一辆货柜车》钢笔淡彩
我用速写记录了来深圳的第一辆货柜车,就在当时住处旁边的工厂,后来还发展为一张创作《特区变化-鹰》;深圳当时还处于建设初期的转折点,只是简单承接来料加工,例如穿胶花,穿葡萄籽等,我的女儿直接参与到其中,我画了一张女儿穿胶花的速写;特区初期出现了开放式的卖东西的商店,我创作了一张“小小时装店”。我敏感地抓住了例如“百事可乐”、“麦当劳”这些时代的变化的信号。
这些作品是让我动心的,普通人可能很难感觉得出来,但是我本人把这些变化记录了下来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时间记忆,还是让我很兴奋的。
——郭炳安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回忆,郭炳安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他是广东番禺人,194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少年时生活在湖南长沙,16岁那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后又进入本科学习,10年后的1969年,作为首位美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与同学黄菊芬一起来到当时的宝安县,因此,他一直讲一口夹杂着湖南、四川口音的广东话。他秉性耿直硬朗,爱憎分明,那健硕的体型和憨直的性格,有时就像一头倔强的牛,上了路就不回头,这在当今社会自然少不了碰撞。
记得我和他初识是在1993年广州美术学院四十周年校庆的时候,我当时正攻读硕士学位,我的老师钟增亚回到学院参加庆典活动,便带着我到他在广州工作的同学那里参加一些聚会,自然是希望我在广州能得到他们的关照。在一次聚会上我认识了来自深圳的郭炳安,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很肥胖,很风趣,眼神中也有少许倔强。
我大概了解到他在广州美术学院从附中读到本科毕业,从1969年来到当时的宝安县文化馆从事展览宣传工作开始,他就与深圳的美术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参与筹建了深圳展览馆、深圳博雅画廊、深圳翡翠(香港)动画有限公司和深圳画院,是他们那辈同学中的能人。当时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在国内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虽然离广州不远,但对于一直学习、工作在高校的我却是那么陌生,也根本没想到我今后的日子会和深圳有什么关系。没想到第二年,因为未曾预料的承诺和机缘,我竟来到深圳参与关山月美术馆的筹建。这时,我想到了郭炳安先生,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和关心,对于当时孤身一人在深圳的我将是多么的重要!
七十年代初在沙头角中英街 摄影 何煌友
我到深圳工作后不久,就在黎楚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桂园路的郭炳安先生家拜访了他,也见到了他贤淑的夫人——在市文联《特区文学》杂志社工作的黄菊芬老师。当时郭炳安先生还在画院工作,正热心地帮助组织“建国45周年”和“深圳画家画深圳”的展览活动,他就鼓励我参加,我刚到深圳一切都不熟,但都参与了这两次活动,这都和他的帮助分不开。1995年,岭南美术出版社给我和几个朋友出了一套画册,借这个机会我们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了一个联展,由于其他几个人都不是深圳的,展览的事都得靠我自己张罗。郭炳安先生知道后非常支持我,还带我到市委宣传部拜访了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刘学强和文艺处处长徐民奇,结果他们都参加了我们画展的开幕式,这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1995年底,郭炳安先生成为了我的直接领导,他对我有着很高的期望,而我面对美术馆筹建繁琐复杂的工作,心理上一时还难以适应,这使他有些失望,但郭炳安先生那种忘我的工作态度还是深深地打动着我。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我,仍是努力配合他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
在绍兴水乡写生
通过一定时间共事,我发现郭炳安先生天生具有一种极强的艺术家气质,但令我不解的是他好像十分热衷于从事美术策划、管理和行政工作,我现在明白这是他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大责任、大胸怀,只是他那倔强、耿直、硬朗的艺术家性格,使他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不拘小节,这样对人、对事也不可能照顾的很周全,因此容易得罪一些人。郭炳安先生告诉我,他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在做事,这也就决定着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而得到的却不一定是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好。当然,在具体工作中,他没有计较得失。在关山月美术馆筹建过程中,作为筹建办主任的他要承受各方压力,协调种种矛盾,也根本没有节假日,只要有事,甚至半夜都要来到建设工地,有时还要通宵达旦。记得开馆不久有一次为了赶一份材料,我和他忙到了凌晨两点多还没能完成,他竟一边写着材料,一边坐在办公台前打着鼾声睡着了⋯⋯
海德堡小景
欧罗巴之秋
关山月美术馆建成后的前几年,通过举办包括 “第九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第24届国际黑白摄影展”、“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世纪丹青——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馆藏精品联展”、“非洲艺术大展”、“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中国美术馆藏革命历史题材优秀美术作品展”等一系列高品质的美术展览,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也得到了业内的好评,但郭炳安先生并没有放松自己,对美术馆的工作他依然是亲力亲为。他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熬的人。记得1999年我们一起到欧洲考察,他自己背着很重的照相机,不停的拍照,好像从不觉得累。郭炳安先生就是这样,像一头倔强的牛,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直到他因为两次中风,才在领导的关心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的第一线。然而,吉人自有福相!虽然是两次中风,而他却恢复得很好!
难得的是,在长期忙于行政事务默默奉献的同时,郭炳安先生从没有停过手中的画笔,尤其是速写,好像就是他的“长期作业”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他上云南,下四川,遍走大江南北,一块画板,一支钢笔,将傣家的竹楼、版纳的芭蕉、湘西的老屋、深圳的街景、香港的高楼凝于笔端,画风朴实生动。我想他正是借由手上的速写本,介入和体验着这鲜活的世界,正是这种对生活的长期观察与积累,孕育着他的艺术。特别是退休以来,他除了参与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更是全心照顾生病的夫人,夫人去世后,他又全力整理夫人的作品和资料,在我馆举办了纪念画展,并把夫人的一批作品捐赠给了关山月美术馆。同时他也整理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这次我们就精心挑选了他的100幅写生,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倾听记忆——郭炳安的速写故事”画展,这是关山月美术馆关注本地艺术发展、关注深圳老一辈艺术家系列学术展览的重要内容。和炳安先生倔强、耿直的性格所不同的是,这些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看似平淡无奇,但却亲切可信,意趣隽永,特别是其中浓郁的地方风情、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传达出极深的艺术感染力
展览至2016年9月6日。
318艺术网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领…
-
2021年7月16日,意大利当地时间十七点三十分,中国龙南“围屋之变—关于中国移民建筑的对话”…
-
为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优秀艺术成果反映特区建立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在市委…
-
四十年的光阴,不只是记录似水流年,还有我们曾经的印迹,这岁月刻划不可磨灭的痕迹,再识从前,才能…
-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主要是以展现上世纪八十年末到新千年代的期间,王学仲…
-
于深圳而言,时间是一个被量化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量化概念。站在莲花山顶,我们会说:“看,这就是深…
-
来了~ 10月3日-12月13日 由 木星美术馆 和 FAS潮流艺术空间 合作的 最潮流最未来最硬核的…
-
烟斗最早来自美洲,随着大航海时代的经济贸易往来,烟斗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烟…
-
9月10日是“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正式实行付费参观制的第一天。当天下午3点…
-
独立艺术家徐彬觉一《慈悲之美》千佛艺术计划,从2014年开始至2020年7月7日历时六年终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