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yishu318
艺术访谈录
专访关山月馆长陈湘波

专访关山月馆长陈湘波

专访关山月馆长陈湘波

浏览次数:141023    上传日期:2014-06-06 14:14

视频简介:

5月23日,“青春心印——2014首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在深圳开幕,网易在现场对策展人、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进行了专访。

 


网易艺术: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次的展览?

陈湘波:现在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的中国画展览上,工笔画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1984年六届全国美展大概只占了三分之一多以外,到现在基本上占了一半以上,多很多的都是一些年轻人,为什么工笔画在这个时代能够慢慢的被这么多人重视跟欣喜,我想它主要是跟我们整个时代的变化,在全球化这样背景下的一个产物。特别是这种学院式的教育,使得我们的绘画回到绘画的本能,因为其实最早的中国绘画严格来讲其实是以工笔画为主的,也没有什么工笔跟写意之分,我就简单说一下为什么后来写意画会兴起呢,写意画兴起主要是跟中国文化传统有关系,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就是那些特别的人都是要做官,实际上他们是没有多少时间来画画儿,所以都是一些文人写意画多,因为中国你考科举书法很重要,所以这些高官,这些文人画家对笔墨的功夫很深,同时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底下,这些人都有话语权,所以对民间绘画,对真正的绘画有一点被边缘化。

但是随着这种全球化的到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随着民众的普遍醒觉以后,这种绘画的形式也跟随着在慢慢的发生一些变化,我可以感觉到,今后我们的写意画也会有成就,但是我们的工笔画我想会在我们中国画的份额里面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现在特别是年轻的工笔画家所展现出来的这种无限的可能性,我一直也在想,为什么会在我们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这个展览,因为深圳是一个建市才30多年的年轻的城市,也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文化在这里都得到了融合、吸收,工笔画在中国绘画里面就具备了这样一个特质,它可以吸收当代写实的,也可以吸收一些当代艺术的,也可以吸收来自民间的,还有传统的,包括民间的绘画,所以我就觉得,这种中国画的品格与深圳这个城市的文化品格特别吻合,所以我们想从今年开始,每一年都来关注我们工笔画这块。

网易艺术:您的意思就是工笔画这块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陈湘波:对。

网易艺术:这个展览用的是青春心印,能不能介绍一下为什么要用这个名称,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策展的理念?

陈湘波:这个展览题目我也是想了很久,最后定下来这个青春心印也是我定下来的名字,首先它跟深圳这个城市很吻合,深圳这个年龄平均年龄是29岁到30岁,所以它是个青春的城市,工笔绘画现在更多的也是一些年轻人,我们这次是以70年代以后,80年代为主的一些青年的艺术家,所以这些作品,一个好的作品肯定是表达我们内心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一种印记,所以我当时在这个展览题目的时候,就把它确定为青春心印。

网易艺术:您刚才提到这次展主要是70后、80后的群体,这个群体您觉得他们的作品,或者他们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的作品都有些什么共同的地方?

陈湘波:出生在70后的这帮人首先是很幸运,因为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从他们开始认字的时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所以他们整个成长的经历,受的教育,特别是这些工笔画家们,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美术院校的,各大美术院校的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他们受的很完整的现代美术教育,这个是跟我们以前的中国画家完全不一样的受教育的背景,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百年来中国相对稳定,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年代,他们感受到这样一种气息,而且我觉得从他们的画面里面也可以感受到他们这种不同的感受跟他们的思考。

另外我觉得这些画也展现出我刚才所说的工笔画的这种包容的多样性,有一些是跟西方的写实绘画比较接近,有一些跟当代绘画也有对话,也有借鉴,有一些在传统的绘画中间有很多借鉴,所以我就想这种包容性或者提供的未来的无限的可能性,也是我们对工笔画值得关注,值得研究,值得收藏的一个原因吧。

陈湘波:我们这次的作品,应该说他们是反映了一种我们的学院教育这种体制下的一些工笔画家的探索,不是那种特别前卫,但是我就觉得它力图反映我们这种多数的年轻人或者学院教育的一种新的成果。

网易艺术:我们也留意到拍卖市场上对工笔画也有一些新的潮流,有一些好的作品也是受到欢迎的,作品本身也体现出很强的当代性,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

陈湘波:整个来讲工笔绘画作为绘画性特别强的,而且能够有很多借鉴的这种可能性的一种绘画,在绘画的语言上更加能够跟当代人的视觉,跟当代人的内心会有更容易的沟通和亲近感,现代艺术品市场兴起的对工笔画的关注,这也是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以后,自然的艺术市场或者艺术生态的一种反应,因为我们不能够把艺术市场的标准作为我们学术的标准,但是他们中间也有他们相互的关联,我是这么想,当代对工笔画,特别是对新工笔画的这种推崇跟炒作,当然有它背后的一些商业的利益,但是我想它也是对我们新工笔画的发展提供一个引导的作用,但是我并不觉得我们今后的工笔画的发展唯一的就是像这种新工笔画这样的体系,或者一个方向,我觉得它应该呈现出一种多样性。

我们这个展览并不是说把市场作为最主要的考虑,我们还是把学术跟对这种学术的梳理,以及对这种研究来作为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方向。

网易艺术:策展的核心?

陈湘波:对。

网易艺术:从这次展览的作品来看,您觉得市场对整体会有影响吗,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陈湘波:市场的发展肯定会对绘画有影响,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讲,但是对个人来讲是因而而已,实际我一直也都强调,一个艺术发展史,其实背后就是一个艺术赞助史,这些艺术的赞助人很可能他们的趣味会影响到这些创作者的趣味,这是从大的方向来讲,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又会不一样,不管在哪个年代,哪怕在文革时期,他这种赞助可能不是说直接给你钱,他给的是一种政治待遇,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的方式。

网易艺术:整体创作其实还是会受整个环境的影响?

陈湘波:肯定的。

网易艺术:对从事工笔画艺术创作的青年艺术家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陈湘波:对一个绘画来讲,技术是很重要的方面,是个基础,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个人的综合素质,还有个人的一种胸怀,个人的修为这个可能更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软实力,一种软的东西,但是现在的人更多看重的是手头上一些技术的东西,所以我就想怎么样要能够做到心手合一,这个特别不容易,怎么样能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更多的参与到社会,这种对一个最后的艺术家的成功是很重要的。

技术的确也是很重要,但是这个技术到底是个硬的东西,其实有很多东西往往是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在支配着。

网易艺术:个人成长这块?

陈湘波:对,个人的修为、个人的修养,个人的那种读书的多少,眼界。

网易艺术:这次展览中您最推荐的作品都有哪些?

陈湘波:有几张,一个是像藏族的,还有中间那个狗的那张,其实还有我们西厅里面有一两个画的很轻松的,画人体的那些我觉得都是蛮好的,蛮有感觉,其实一个好的绘画跟人一样,会流露出一种气质,一种韵味的。这种气质跟韵味就是靠大家的学养来提供,而不是光靠技术。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