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梳理的海外私人藏中国书画
2018-11-28 09:52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柳梦洁 浏览次数:3257
原标题:海外私人藏中国名画亟待进一步梳理
据不完全统计,以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为主的各国公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仅见于著录中的即不下于3万余幅。至于庋藏于各博物馆、私人收藏机构和私人手中密不示人的部分,更不知有几。存于私人之手及私家收藏机构的作品,即使以最保守的估计,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笔者仅将手中部分资料粗加翻阅,初步整理,藏于私人手中包括部分私立收藏机构中(绝大部分为私人收藏)的作品,从晋到元的绘画不下于600幅之多(虽然其中有些作品尚值得商榷,但绝大部分为真迹),这确乎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
近代我国绘画大规模流失海外,始于1860年的英法军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中国文物大量流往海外。
在海外同时也出现了以收藏中国绘画尤其是以宋元巨迹著名的公私收藏机构,形成了亚洲以日本为主、美洲以美国为主以及欧洲的3大中国绘画收藏中心。又由于多是财团支持的私立机构(美国的博物馆绝大多数为私立),或为私人出资收藏,使海外中国古代绘画的收藏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如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1979年接受一例私人捐款即达9千万美元;波士顿博物馆有威廉基金会的强大支持,这均为入藏中国历代名画提供了雄厚经济基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传教士福开森在我国广泛收集文物字画,除一部分赠送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外,其余则全部流入美国。他本人亦曾有部分著录,留下了可供后人研究的资料。上世纪30年代,日本的收藏家和美术史研究人员先后刊出了在日本的中国绘画资料,公布了在日本的部分中国绘画情况,公私兼有。日本在这方面一直没有中断,几代美术史研究专家,灯火相续,结出了累累硕果。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了中国历代绘画研究的高峰,80年代后,逐渐成为研究的中心,出现了以高居翰、傅申、何惠鉴、罗樾、方闻、李铸晋为代表的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学者群体,代表了海外中国画研究的最高水平。
正是海外私人收藏家(其中有离开大陆的海外华人收藏家)和私立收藏机构提供精美的宋元巨迹,为海外汉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研究对象,使海外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很快成长为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海外的这一批中国绘画巨迹,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形成了研究中国绘画,并与中国大陆、港台相互呼应的学术中心,从而带动了海外人文学科的发展,成为日本和欧美人文学科新的延伸。
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了海外所藏中国画的搜寻工作,如郑振铎主编的《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1949年后,我国对这一工作加大关注,此书的出版,已初见端倪,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工作没有进行下去,随着郑振铎的突然遇难而中止了。当然,我国有关专业研究人员也一直没有停止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的代表是辽宁博物馆的杨仁恺先生和南京艺术学院的林树中教授。
至于许多散佚于私人手中的历代中国名画究竟有多少,并没有较为确切的数字,随着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工作的持续深入,有新的发现是十分肯定的事情。
1949年后,我国即已经开始了中国历代名画的购回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上的巨大进展、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历代名画的回流越来越呈加速之势,除一部分以捐赠的方式回归外,绝大部分则以购买的方式流回国内。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世界接轨已成为现实,亦为中国历代名画的回流进一步提供了条件。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唐云是公认的海上书画大家,他的书画得益于其收藏较多。
-
艺术品投资是买人气、还是买潜力?
-
唐卡种类这么多,到底该怎么收藏?
-
除了KAWS,市场还有哪些炙手可热的潮流艺术家?
-
藏家与艺术家只是买卖关系?看看毕加索与格特鲁德,最后谁成就了谁…
-
长期以来,女性艺术家的才华往往被男性所掩盖,作品在拍卖中的价格也不能与男性艺术家同日而语…
-
透过收藏看“中国书画”的技艺与传承
-
亚洲艺术品行情风向标?纽约亚洲艺术周即将启幕
-
拍卖之中 让人印象深刻的画稿
-
碑帖拓片是诸多收藏品中的一个大类,俗称“黑老虎”。
-
11月26日晚,在佳士得香港拍卖中,《木石图》以4.1亿港元落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