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置身的世界,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其实是能否省察的内在和可以言说的外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与心源合一,以我观物,以物观我,主客观交融,方能称为意境。
视觉艺术无论于作者或是观者而言都是“看见”的艺术。而那透过心灵之眼的“看见”,才是真“看见”。如何拨开斑驳魅惑的幻象,“看见”人之所不见,视乎观者用心。你“看”的疆界有多远,它的意境就有多远。你能了解自我有多少,作品就能上升至对等的高度。
有人说,往外看的人做着梦,往里看的人清醒着。走出书斋,走出画室,走出狭小的自我,给自己一个职业以外的视角,在更广阔的空间才能一眼望断古今。然而,尚须明心见性,向内观照,审视自我,才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迷失不执妄,由此感受生命本真。
在山水美学上,讲究三个必备条件,即所至、所赏、所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遇上未知的自己。心在哪里,境界就在哪里。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站在时光的节点,徐徐回望,踌躇前行,莫忘初衷,贯彻未来,陪你一起数遍生命的公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