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米友仁父子是活跃于北宋至南宋初期的著名文人画家,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北方山水画派系称雄画坛之时。作为中国山水画两大派系之一的董、巨南方山水画派系在北宋却继起乏人。米家父子在绘画方面继承了董源、巨然传统,又师法造化,遂创造出迷蒙空冥、烟云幻灭的“米氏云山”画法。此种被后世成为“米家山”的崭新的山水画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而且对后世山水画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文人画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祖籍山西太原,后侨居湖北襄阳,晚年居镇江。米芾以恩荫补入仕,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复擢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米芾为人清介狂逸,有“米颠”之称。工书善文,特工翰墨,书迹流传甚广,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精鉴赏,喜收藏,好丹青。据载,他不仅擅画山水,且工于写真,取法高古,直接晋人,“不使一笔入吴生”。喜绘江南山水,法自董源、巨然,平淡天真,以水墨为之,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创出“米家山”画法。今传世《珊瑚复官帖》中有其墨笔画笔架一,虽非经意之作,却是他唯一存世画迹。至于其山水画的面貌,我们只能从米友仁的作品中去探寻了。
《春山瑞松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山瑞松图》不能确证为米芾所作,有可能为宋人仿作。画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为后人所加。图中描绘云雾掩映的山林景色,图中白云满谷,远山耸立云端,近处古松数株隐显于雾气中。松下有亭,空无一人。山峦青绿晕染,再加“米点” (亦称“落茄被”),松树笔法细致、严密。用淡墨、淡色表现雾中树木、十分成功,作品描写的中心不是山峰林木,而是山中浮动的云雾。通过云雾表现春山的湿润、静谧和松树的矫健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