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燕(今北京)人。早年曾在太常寺充当小吏,后累官至集贤院大学士、荣禄大夫。晚年以疾辞官告归,定居维扬(今扬州),死后封蓟国公。善画枯木竹石,墨竹初师金代王曼卿(号澹轩,庭筠之子),后学文同,双勾设色竹师唐代李颇。画法写实,深得竹之情状,在当时极负盛名。对李衎画竹的成就,赵孟頫曾给予很高评价:“吾友李仲宾为此君写实,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情精深如仲宾也。”(《松雪斋集》卷五《题李仲宾野竹图》)他曾出使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细心观察体验各种竹类生长的形色情状。所著《息斋竹谱》,是他画竹的经验总结。
李衎存世作品主要有《四清图》卷、《双勾竹图》轴、《新篁图》轴、《墨竹图》卷、《新篁树石图》轴等。《四清图》卷的前半卷画慈竹、笙竹二丛,幅末石角处有“仲宾为玄卿作”款,系后添。后半卷画梧竹兰石,自题“大德丁末秋九月,王玄卿道录送至此纸,求予拙笔,事多未暇。明年春正月一日,始得了办,灯暗日昏,白日视之,不知何为也。息斋道人蓟丘李衎仲宾题”。此图作于1307年,李氏时年62岁。此卷不仅本幅一分为二,连跋也分为两处,赵孟頫、元复初题皆在前卷后,明周天球跋则在后半卷。此图由于是卷装,所以梧桐和竹子多截取中段摄入画面,采用了金王庭筠《古木幽槎》和“推蓬竹”的构图方法,用笔沉着稳健,墨色淋漓清润,深浅浓淡恰到好处,结构层次和空间处理也颇恰当;繁而不乱,疏密有致,各种竹子的姿态及竹的新老枯荣都表现得十分真切,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元·李衎《双勾竹图》轴,绢本设色,纵163.5厘米,横102.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李衎双勾设色竹的代表作。画面枝叶用双勾法,竹叶阴阳向背施以深浅不同的汁绿,并在叶尖处略施赭色,设色清雅,疏密有致,极见功夫。此图画石的方法别具一格,石头的阴阳面完全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出,无明显的勾勒和皴擦痕迹,这种画石法在李衎作品中是少见的。
元·李衎《四清图》卷,绢本墨笔,纵35.6厘米,横359.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李衎墨竹的代表作。用水墨画梧、竹、兰、石,笔画潇洒浑厚。此画原为长卷,约在明中期被分割为两段,前段现藏美国堪萨斯博物馆。